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駐校作家徐焯賢 X 星島日報校園版《文學寫生之旅》 (10月28日截止報名)

十一月的兩個週末 (5/11, 19/11),駐校作家徐焯賢先生帶你暢遊上環,以文字寫生!有意參加者可至四號教員室向初中中文科主任李老師查詢。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11/12 壁報設計比賽佈置限期 暨 10/11 冠軍作品回顧

11/12 壁報設計比賽評判將於大後天 (10月28日) 放學後至各教室為壁報評分,各班同學最遲須於該天第二個小息完結前完成佈置,敬請注意。


以下是 10/11 中國語文科壁報設計比賽各級冠軍作品:


一乙


一丁


二丙


三丁


四丙


五丙


假如你班的壁報還沒完成佈置,就得趁這兩天快快加把勁了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教員通訊002:網頁更新通知功能第二次測試 (請再覆電郵)

本網頁須再次測試更新通知功能,所有中文科教師於收到本文的發佈通知後,均請立即再發一空白電郵至本科電郵信箱(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教員通訊001:網頁更新通知功能測試 (請覆電郵)

為測試本網頁更新通知功能,所有中文科教師於收到本文的發佈通知後,請立即發一空白電郵至本科電郵信箱(

教學分享:中一乙《最苦與最樂》預習活動

本學年中一級為配合初中中文科校本課程發展,選用《 啟思中國語文(中三上)》及《 啟思中國語文(中三下)》作課本,同學繼完成學習校本課程單元一〈 先秦詩歌 〉校本教材課文《 詩經.關雎 》後,將學習校本課程單元二〈 現代散文(一)〉(即《 啟思中國語文(中三下)》單元八)課文《最苦與最樂》,從中認識清末民初開創白話散文先聲的作家梁啟超,以及學習閱讀和寫作議論文。

上星期五,中一乙班已於課上完成《最苦與最樂》的預習活動,同學們把心目中的苦與樂寫滿黑板,然後逐一分類,討論得不亦樂乎:



各位中一同學,希望你們接著都可以一起好好享受學習議論文的樂趣吧!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2011 赤子情‧中國心 武漢古今‧國情研習交流團後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赤子情‧中國心」計劃2010資助,本校中文科暨通識科主辦的「赤子情.中國心 武漢古今.國情研習交流團」已於2011年7月15日至20日順利舉行。是次交流團由四位教師帶領2010/11年度中三至中五學生共三十二人乘坐武廣高鐡探尋武漢古今歷史、文化、政治及社會民生面貎,師生均感獲益良多。下面是其中幾位同學想與本校各位師生及家長分享的一些體會


2010/11 5A (16) 黎旻蒨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為期六日的武漢交流團,走訪湖北省武漢、赤壁、當陽、宜昌等多個城市,這個「千湖之國」除了有著秀麗的自然景觀,還有極高歷史價值的名勝遺跡及著名旅遊勝地,如赤壁、黃鶴樓、首義廣場、荊州古城等,歷史遍及戰國、三國至民國,典故處處,文化昌盛;而三峽大壩、石榴紅村、中國武鋼博物館等旅遊資源,亦能揭示現代中國經濟發展後帶來的環境、民生問題。這確實是通識科及中文科的活教材,令人眼界大開,獲益良多。

令我最深刻的景點有三:

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建築,亦是中國首批5A級風景區,雖然我們參觀之黃鶴樓乃原址重建,並非歷史遺跡,但它古樸典雅的五層飛簷設計,聳立於市中心,份外壯麗,不失氣派。樓內古今融合,既保留著壁畫、古建築風格的樓梯及窗,又有特色的紀念品店。當我們走到頂層,一邊默念壁上詩句楹聯,一邊俯瞰整個武漢市,樓房宛如小積木,實是有一份「白雲千載空悠悠」的感覺。


黃鶴樓古樸典雅的五層飛簷設計,聳立於市中心,份外壯麗。

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最大水利工程,我們有幸到此參觀,大家當然留心聽導遊及同行專家的講解及留念拍照。我們從上中下三個角度細心留意大壩的設計,已此思考對防洪、生態、航運、文物保育的影響。參觀後我們更有機會與水利專家座談訪問,發問心中疑問,了解中國水利現況,明白有關當局的以解決歷年水患問題、保大眾利益為前題的立場,亦得知原來當局對魚類繁殖問題花了很多心思解決,經驗寶貴。雖然大壩工程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但相信當局對大壩前境有著充分的信心。










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石榴紅村及黃陂區農村均為較新式、已發展農村,兩者生態環境良好、繁榮、社會和諧為目標,前者由辦事處改造,設施現代化,甚至有免費無線上網服務,令我對農村印象有新的認識;後者由政府計劃,雖不及石榴紅村先進,但基礎設施完善,農民生活得改善。我們與黃陂區農村村民家訪後,得知現今村民的主要收入多靠出城打工賺取,又深受一孩政策影響,同時他們亦崇拜毛主席。此家訪加深我對農村文化的了解及城鄉差異的問題,我也欣賞農村村民淳樸、簡單的風情,臉上常掛上迎人笑容,不要求高尚物質享受,他們不管生活多苦,只想到家人能於春節平安回家吃飯,就有滿足的神情,這種「知足常樂」的心,在我們都市人心中又佔多少份量呢?


 石榴紅村由辦事處改造,設施現代化,甚至有免費無線上網服務。




黃陂區農村生態環境良好。

本次交流團另一特色是乘坐武廣高鐵往返,據資料高鐵價錢低於機票,但需時相約,乘坐後我亦覺高鐵快速、平穩,能體驗我國鐵路發展上的智慧結晶,深感榮幸及驕傲。但於回港後數日得知溫州列車相撞的消息,不禁令我想起乘車當日情形,希望有關當局能正視列車安全問題,令高鐵能踏上國際鐵路發展史的新里程。


 本次交流團另一特色是乘坐武廣高鐵往返。

而行程中我最珍惜的是各團友之後的建立的友誼,我們由三至五年級同學組成,在短短的相處的日子中互相幫助提點,由一開始互不主動傾談到後來打成一遍,在飯餘、乘車時間亦互玩考驗智慧的遊戲及集體遊戲,更互相拍照及拍影片,交流團在一遍歡笑聲中落幕。


行程中我最珍惜的是各團友之後的建立的友誼。

整個交流團中很感謝老師悉心預備的隨行伴讀及影片資料,我們能於參觀前先參考背景資料,或依資料所示留意景點特色,每次往往能找住重點,更能刺激我們在議題上有多角度思考及加強對通識的觸覺,正如參觀前赤壁前先看《三國演義》小說及蘇軾的詞,留意當地民生,參觀後作比較,再從通識角度了解開發當地旅遊業對當地經濟影響,以及用主題公園保留遺跡與古蹟保育、全球化的關係,這種學習方式比起死板的書中閱讀及課堂上抽象理解更為深刻、活現,得著更多,相比固有以參觀、講座為主的交流團更有意義和色彩,我亦不枉此行。但願日後學校能多支持這類交流團,令學弟學妹能跳出書本,有不一樣的寶貴學習次旅。


2010/11 5A (30) 蕭尚元

「都嚷著要出國旅遊,倒不如先到自己國家逛逛,把自己國家的景點風光都走完了,出國的機會自然就等著你。」這番話不用猜也可能知道是大家的誰說的,或許這就是我們所能聚在一起的原因。

也許這些家裡人一到暑假就跟我們說的話,都讓我們聚在由學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與張祝珊英文中學合辦的「赤字情.中國心」武漢古今.國慶研習交流團內,更讓我們能在華中地區的湖北省走了六天,學懂在學校中待六天也可能未學懂的親身經驗,或許,這就是我們全團三十二人能在七月十五日至二十日能一起度過的另一理由。曾有人對我說識別對任何一處你準備去遊覽的地方抱太大的期望,只要儘管去接受你所到地方的一切景色,那麼你所得到的就會更多。不知為何,我就這樣踏上了這次的旅遊。

首天的天氣不太好,天是烏黑的,但我們的臉上仍掛著似要跟天作對的笑容,乘上旅遊車,附和著引擎轟隆聲出發。接著是來到實行一地兩檢制度的深圳灣口岸,快捷的通關讓我們毫不耗費時間就能從香港正式踏進了祖國的土地上。有種不太自然的想法,就是我們何時拆走這些磚瓦、鋼結構,讓香港這個兒子真正的回歸媽媽的擁抱中。這種想法漸漸在廣深公路的路上躍走了緊接而來是化成了一團影像雲的廣州南站,卻被導遊的一聲「起來」沖散。一下車,所仰視的就是能媲美飛機場的廣州南站。


一下車,所仰視的就是能媲美飛機場的廣州南站。

雖然是比預定時間早了一個多小時,但分針和秒針的速度並沒有為我們帶來失望,反而在廣州南站的閒逛為團員們都帶了不少的糧食。在火車上大家都沒有再吃什麽,倒是火車上的娛樂設施的確不足夠。等待的失落感在火車還有半個小時到達赤壁北站被無形的壓逼感取代,三分鐘就要離開火車對於我們拿著行李的團員確實製造了不少緊張。而這些對高鐵的紛紜感覺都在第二晚的討論中分成四組詳細地探討。


赤壁北站,三分鐘就要離開火車。

我們在一天內走過古代與現代。下午,我們到了赤壁古戰場,該地已融合了不少現代娛樂設施看似成爲了歷史主題公園一般,除了赤色兩字「赤壁」、拜風亭之外,其餘的都是依照史實所建造的雕塑、及木製亭景,讓參觀者能借參觀遊覽,從而能重新走過寫在三國演義中的歷史。除此之外,休閒設施如酒家、跑馬場,甚至是攀石設施也一應俱全。雖說參觀赤壁本是懷緬三國之歷史情誼:長江江水與赤壁兩字為我們刻寫著這份歷史、而我們所得的情誼卻是要我們對這段歷史有瞭解才能彰顯。所以能在公園中坐時光機般觀看這段快轉了的歷史,對於我們體現赤壁澎湃、卻又帶有文人悲凔情感有著引領的作用。這個晚上,大家都是在如此的感覺下坐旅游車回到武漢安頓。


赤壁古戰場似成爲了歷史主題公園一般。

千古以來,能把我們第二天所參觀的首個景點寫的淋漓盡致的也只有詩人崔顥一人。此地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黃鶴樓。黃鶴樓上的景色雖然已經與古時所見之不同,但從樓上俯瞰著漢口的城景,一陣清風吹來,一片清爽,足以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古樓雖經歷多次毀損,但依然能聳立於武漢,保護著人民的共同記憶。


黃鶴樓上的景色已經與古時所見不同。

接著參觀的是車程不到十五分鐘的首義廣場。此地顧名思義就是爲了紀念辛亥革命中武昌起義的廣場。廣場雖然擁有碩大的園林空間,確實是大忙人在都市中尋找一點閒適的好去處,可惜當日矗立首義廣場的博物館因紀念辛亥百年而正值維修,令我們只能望門興歎,平白錯失了鑽研辛亥革命精神的一個好機會。


當日矗立首義廣場的博物館因紀念辛亥百年而正值維修。

午飯後就先到東湖公園裡參觀遊覽,偌大的湖體原來每日都在平衡著整個武漢的氣溫,除此以外,東湖尚有小橋流水、楊柳輕垂之美。在湖旁邊的就是湖北省博物館,我們先去欣賞編鐘的表演,這也算是我們兩天來的首個驚喜。耳聽清脆的鐘聲、眼看婀娜的舞姿,教我們在幾個呵欠之間返回到楚國的夢境之中……館內收藏的越王勾踐劍讓我們回到古戰場、而曾侯乙墓的展覽則讓我們看到了戰場歷史的另一面。其後我們考察江漢路步行街,就像我們逛銅鑼灣一樣,這個是武漢人專屬的步行街,我們走到街上,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店,不期然會想起現代中國的貧富問題來。


清脆的鐘聲教我們在幾個呵欠之間返回到楚國的夢境之中。 

第三天的首個景點是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我們有幸參觀了荊州的古城牆,能在城牆上看到了對岸的風景,一切戰爭的氣氛都拋諸腦後──在古戰場上,我們除了感慨戰爭的壯烈,其實內心也應該珍惜寶貴的和平。




我們有幸參觀了荊州的古城牆,能在城牆上看到了對岸的風景。

當天另外一個景點是位於當陽的關陵,是大將關羽陵墓。歷代帝王都因關羽的豪爽氣魄,屢屢給關羽加封,使陵園也漸成規模,就由明朝時開始稱作關陵。進入到關陵,我們可以回憶起那是一個戰亂的時代,一個需要正義和忠信的時代,而如此時勢正正造就了蜀國的這些大將在人民的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站在關陵園裡,團員們都可能有一種不平之感,希望這個上天能公平些,還一個歷史人物給我們吧!



位於當陽的關陵,是大將關羽陵墓。

我們旅程的第四天都是在三峽大壩參觀,而且我們還可以有一位水利專家陪伴我們一起度過這一天,的確是一個難能可貴的經驗。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毛澤東曾經三次暢遊長江,然後寫下了氣勢磅礴、豪情滿懷的詩句,這些詩句讓中國人民看到自己的光輝。同樣地,面對著數個世界第一的大壩,那時候的心情,只有驚嘆之聲。回想起不應該對一個地方抱有一種不該有的期望,突然覺得人的心胸會不會附和著這種奇景而變得廣闊起來,這種讓人驚歎的鬼斧神工,確實給了我一種無名的驕傲!內地作家韓寒曾在博客寫過:「用黃萬里先生說過的三峽大壩遲早要被炸掉來說明問題的嚴重,我作為三峽大壩的擁護者,認為這些都是杞人憂天,三峽大壩不光利大於弊,而且有百利而無一弊。」韓寒乃是一位在內地以敢言為名的作家,對於黃萬里先生說過這個三峽大壩是有多個不是的工程,也表現出他對三峽工程的支持,雖然文內他也對政府作暗諷,但總體上來說他支持這樣利民的工程,體現出這個水電工程的價值。從水利專家的口中,我們更知道了中國政府爲了上游的六千戶農民建設了一個價值十多億元的附壩,從而阻礙了主體壩的工程發展哩!


在三峽大壩參觀,有一位水利專家陪伴我們。

能坐在同一個旅遊車上再回武漢,大家都期待著那個裝設著無綫網絡的石榴紅村,但可惜這無線網絡雖然有,但是當地農民又怎麼會擁有能上網的裝置呢?我們只能說石榴紅村不是一個我們平常所見的農村,內裏有不少現代化的設施。


石榴紅村不是一個我們平常所見的農村,內裏有不少現代化的設施。

在石榴紅村待過午飯,下一個探訪的農村是黃陂區。這個農村要正常多,下車後在荷花池旁的泥地上所沾到的黃泥是讓我們先嘗嘗農村的味道吧……我們到農村是訪問一位伯伯,他眼睛患有白內障,要經常到醫院檢查,從他的言語行間也表達出他對政府的種種埋怨。附近的軍用飛機場令到黃陂區發展低迷,政府對農田的補貼少如斗米亦令他離開了農耕的生活、兒女也要外出城市做工,每逢過年時節才能回家。這一種的生活我們在各個媒體都聽的、看的不少,但第一次能看到直升機在頭上飛過、看著農田荒廢,這一切都會成為我們對農村最真實、最深刻的印象。

來到最後一天,武鋼博物館是我們最後的一站景點,武鋼博物館是全國首家鋼鐵博物館武鋼博物館有三層,有冶金區、特展區、漢冶坪歷史展區等,展示武鋼的五十年發展歷史,第三層展覽名字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裏是採用模擬重現從採礦到煉鐵、煉鋼的過程。雖然我們不是活在鋼鐵生產地的人民,但是武鋼博物館給我們這些生活脫離不了鋼材的人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使我們了解到了鋼鐵企業發展的過程和對祖國經濟發展的貢獻,還有我們前任所作出的努力和流下的汗水。但是,從不少新聞內可以看到鋼鐵製造在祖國內依然產生著不少的污染,對人民影響深重,所以我們要保護好環境,使人類的天空更加蔚藍。


武鋼博物館內裏是採用模擬重現從採礦到煉鐵、煉鋼的過程。

回到家了,該是一個好好休息的時間,但把握我們睡前的時間好好回味一下六天在湖北的中軸線走過的地方,或許我們會有新發現哩!



2010/11 5C (35) 董皓鈞

自從香港政府宣佈有「國民教育科」的出現後,有不少人擔心香港的下一代會被「洗腦」,擔心他們在未來看到的只是謊言,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又或者是中央希望我們看到的「真相」。當自由連在這彈丸之地也淪陷時,中國也真的沒救了。而且坊間大多數的北上考察團(泛指官方舉辦的),看的都是祖國的豐功偉業,到的都是繁華的城市,就算連做訪問的對象也是預先安排的「臨時演員」,有人開始懷疑北上考察不再是「認識」國家,而是學懂如何去「歌頌」國家的成就。

起行前,在我的腦海中瀰漫著這種不安感,為旅程的開始寫下了許多問號。直到旅程的終結,我的不安感經過六天的洗滌,換做了一種愛國情懷。我不是被「洗腦」,而是我看到更多,也了解更多,這種知識上的增進才衍生出這種愛國情懷。換句話說,這國情研習交流團倒算是一種「愛國教育」。愛國不是「唱紅打黑」那種盲目的愛,愛國先要條件是了解,正如愛一個人,也要徹底了解他/她才能去愛,若當愛一個人也不知道愛他/她的什麼,那種愛也可算是枉費了。

因此站在我的角度來看,有勇氣反對國家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愛國者,就是他們愛自己的國家,渴望國家走得更好,才提出有何不足,能在未來加以改善。可惜,這群「愛國者」和他們的反對聲音在大陸並不受歡迎,這就是可悲的真相。

我說這國情研習交流團算是一種「愛國教育」並不是信口開河,而這交流團真的提供了機會去讓香港的青少年去了解國家,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行程安排貫徹了通識教育的中心思想──批判性思考,凡事從多角度出發,在讚嘆著豐功偉業的同時,也不忘反思國家有何不足。這正是坊間大部分北上旅行團,基於商業理由而不能做到的,反而突顯這次交流團的價值所在。

扯遠了,還是著墨在行程上吧。

對我來說,我既不修讀中國文化科,亦不修讀中國歷史科,而且自問對三國歷史亦不熟讀,行程中的赤壁、黃鶴樓及荊州古城可真令我摸不著頭腦,但我知這不是逃避的藉口,學生應吸收的知識不應只局限於那三個選修科,所以我還是硬著頭皮,去聆聽一下導遊的講解,又或者我嘗試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到這些名勝古蹟,大家的著眼點大多在於其歷史價值及對文化的影響,因此歷史及文化在參觀時應居首位,這是理所當然的。但中國的有點不同,名勝古蹟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入場費總是定得高高的,就像只為花得起錢的旅客度身訂造般;而且古蹟旁總有各式各樣的周邊產品售賣著,購物的意義來得更大;更甚的是,像赤壁古戰場般,整個古蹟都被娛樂商業化,搖身一變成為主題公園,不知道當孔明發現自己輝煌一戰的戰場被後人如此改頭換面,會有何感受。其實遊人都感受到,國家都有保護歷史的心,而且名勝古蹟中的歷史部分也不是完全被忽略,但當大家看到「百事可樂」的廣告在赤壁城牆出現時,商業比例還要看得更重,就不是太好受了。大家都本著學習觀察的心態,但到頭來就好像被人欺騙到一個主題公園消費。說句好話,這些名勝古蹟都需要營運及維修的經費,這些商品及入場費正好幫補一下,而且當名勝古蹟都成了旅遊景點,社會才重新著眼在那些接近荒廢的地方,不然,還是不排除那些極具文化及歷史的地方會在發展的道路上被遺忘的。總體來說,古蹟是被保護了,世人也知道它們的存在,但方法是用錯了。幹部跟我們說不能調低黃鶴樓的入場費,讓更多老百性能參觀參觀,讓文化得以傳承,是因為要保障當地居民的利益,是要賺取利潤去維護古蹟的完整,把遊客和窮人分開並不是搞分化。也是因為,油水少了。




古蹟是被保護了,但方法是用錯了。

整個旅程對於我心靈上最大衝擊是參觀農戶的一環。被訪者是一個四九年出世的伯伯,曾當兵的他現時在附近的工廠上班,子女出身後都去武漢找機會,過時過節還是可以聚一聚的。經歷文革的他家中有前國家領導人毛澤東與周恩來的掛畫,卻不像那些一味只懂歌頌國家好、黨好的老伯,在訪問的字裡行間,他仍表達出對國家規劃及政策的不滿,埋怨食物價格太高,通漲令百姓都吃不消,社會民不聊生。而且福利微薄,對老人家照顧不足,補貼只是心意,但不足以幫助生計。或許這些年來,百姓都吃了不少苦頭,心中都有苦水,只是「有怨無路訴」,只好藉詞抒發一下壓抑已久的情懷。心靈被衝擊是因為伯伯給我問題的答案與預計中的有著一段很大的差距。比方說,人們都認為農戶都希望多生幾個,幫補生計,因此計生政策對他們應是最大影響的。問到「一孩政策」的問題,伯伯關心的竟然是奶粉價格太高,養活一個孩子不易,聽到也會心微笑。事實上,隨著通漲,務農成本大增,很多農戶已放棄耕作,政策又實施得不到位,年青一輩都寧願到城市去碰一碰運氣,闖一番天地。又或者大家都認為內地人渴求自由,或許他們己習慣了這種政治模式,他們都知道國家是什麼的一回事,但又如何,只好安份守己,在中國不談政治是他們的約定俗成的。香港人驟眼看會覺得可悲,但站在他們的角度,自由和政治根本談不上是什麼值得關心的一回事,有家歸有飯食已足夠了。中國人太多,地方太大,太難規治。


問到「一孩政策」的問題,伯伯關心的竟然是奶粉價格太高。

被衝擊的還要很多,在這裹或不能詳談。愈多心靈上的,反而突顯我對國情了解不足的弊病,才令我看不清局勢。我衷心感激這交流團提供了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讓我親身體會更多,用眼睛及腳步去了解這個國家。

有人說:對於中國,知道太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接受的資訊愈少,對國家的印象愈好。這是事實,但也很可悲。就如文章開端所及,要愛國,先要了解國家,我於這次旅程看過偉大的三峽大壩,亦親身訪問農戶的生活,自問對國家的認識增進不少。身為一個愛國青年,愛國除了要愛她的好,也要去看她的弊端。這不是在雞蛋裡挑骨頭,附和、歌頌、拍掌很容易,但有勇氣指出弊處,而且嘗試撥亂返正,才是真正愛國的表現。

後記:

對於高鐵,親身感受後感覺還是蠻好的。快、穩定不在話下,火車「點對點」的特質以及擴大後的「生活圈」的確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對商貿及交流百利而無一害;票價廉宜、低排放也是飛機不能做到的。一邊還在讚嘆高鐵的成就,另一邊廂便已傳來溫州動車慘劇的消息,令人再一次對中國鐵路的安全性,以及整個鐵路部門架構生疑。意外沒有人希望發生,但人禍是可以避免的,最令人氣結是當局在慘劇發生後不足七十二小時便重新開封鐵路,鐵路重開比救急扶危來得還重要,當局在這關頭還要控制消息,我已從憤慨看到心淡……

火車對商貿及交流百利而無一害。


一邊還在讚嘆高鐵的成就,另一邊廂便已傳來溫州動車慘劇的消息。




以上幾位同學各有所見,觀點雖然不一,但思考均見深刻。各位同學如欲參與有關是次交流團見聞的討論,可據本網頁頂端資料所示至Facebook,並將中文科戶口 (張祝珊) 加為朋友,然後發訊息向管理者要求加入「2011武漢遊學團」群組。

最後,希望大家將來繼續支持學校舉辦的遊學交流團,實踐自主學習!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2011 第六十三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粵語朗誦參賽安排

2011第六十三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粵語朗誦比賽現正接受報名,凡本校之中二至中五參賽者均須為現任朗誦隊隊員中一新生將於中文科課程二接受詩歌朗誦訓練及測驗,稍後將由任課教師推薦參與朗誦隊選拔,凡入選者可於下學年起代表本校參賽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2011中一新生暑期銜接課程留影

2011中一新生暑期銜接課程於8月22至26日舉行,現已圓滿結束:


同學齊讀導師徐焯賢先生新著課程教材《看三國.談創作2》。


「實詞與虛詞」習作時間。


細心思考,活學活用。

再過兩天便開學了,各位同學如有習作疑難,開學後可隨時向老師請教!同學將於開學當天收到新學年的課堂時間表,請注意中文科分課程一及課程二:課程一為讀寫課,課程二則為聽說課,由兩位不同教師授課。暑期習作及銜接班課程為讀寫練習,須於開學後之第一節課程一課堂呈繳。

開學見!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2011中一新生暑期銜接課程分組名單

2011中一新生暑期銜接課程將於8月22、23、25及26四日舉行。銜接課程共四節課,同學須分魏、蜀、吳、晉四組上課,每人均分兩天各上兩節,各組上課時間詳見迎新日派發之《二零一一年小六升中一生中文科暑期習作及銜接課程指引》。四組名單如下:

魏組

1 歐旨臻
2 陳樂澄
3 陳思略
4 陳盈盈
5 周穎佳
6 鄭俊軒
7 張嘉揚
8 張穎瑤
9 周亮宏
10 崔穎敏
11 方星源
12 馮煒殷
13 何彥妮
14 許浚軒
15 洪啓賢
16 姚曉原
17 江曦晴
18 賴沅彤
19 林柏昇
20 劉暐中
21 李樂天
22 梁凱敏
23 梁嫚玲
24 李巧怡
25 李彤
26 林栢彤
27 勞曉暘
28 文家俊
29 吳炬鋒
30 倪樂怡
31 潘明熙
32 薛俊鏗
33 蘇詠然
34 丁愷頤
35 唐健恆
36 董兼瑋
37 王芝
38 黃頌恩
39 黃嘉維
40 胡皓堯
41 楊位臻
42 姚慶樺
43 余慧芝
44 張紅玉

蜀組

1 歐陽沛然
2 陳樂文
3 陳弘曜
4 鄭家明
5 鄭瑋晴
6 張栢豪
7 張逸維
8 周芷珊
9 鍾恒
10 傅靖茹
11 吳靖嵐
12 韓子禮
13 許嘉欣
14 洪詠欣
15 姜信言
16 龔潔儀
17 林孝泓
18 林霆軒
19 羅伊舜
20 李沛琦
21 梁家恩
22 梁慧琛
23 李愷傑
24 李芷亭
25 林舒暢
26 魯鍛言
27 文詩蘊
28 莫錦城
29 吳澤邦
30 吳芷晴
31 顏庭焯
32 潘梓軒
33 薛朗聰
34 戴彤殷
35 丁俐丹
36 曾嘉熙
37 尹信希
38 黃靖彤
39 黃仲賢
40 王鈴欣
41 余浚溢
42 尹龍懿
43 姚禹翹
44 袁展瑩
45 鍾凱華

吳組

1 歐陽兆謙
2 陳妹
3 陳詠琪
4 陳煜南
5 鄭瑩瑩
6 鄭樂恒
7 張曉盈
8 張泰匡
9 蔣卓衡
10 朱加韜
11 鍾孆璇
12 符曉琳
13 何佳駿
14 康嘉怡
15 許以諾
16 楊子樑
17 高凡晴
18 龔淑怡
19 林冠寧
20 林彥成
21 李卓霖
22 李詠琪
23 梁錦昕
24 梁欣怡
25 李燁
26 李宛芳
27 林韋利
28 呂昱明
29 毛愷晴
30 吳卓希
31 倪詡榮
32 傅恩濤
33 仇朗熹
34 蘇晟傑
35 譚曉敏
36 杜宗熹
37 曾譯鋒
38 王思惟
39 黃俊澤
40 黃晞然
41 黃施穎
42 楊好盼
43 葉俊煒
44 楊泳茵
45 阮家瑋

晉組

1 陳岍柔
2 陳湘怡
3 陳逸芝
4 周均行
5 鄭栢茵
6 鄭鈺珮
7 張皓程
8 張梓杰
9 莊安行
10 朱嘉希
11 霍智仁
12 馮尚然
13 何寶珊
14 許卓楠
15 洪學謙
16 葉子豪
17 高天朗
18 郭曉銘
19 藍安平
20 劉芷婷
21 李健威
22 李瀅恩
23 梁鉅新
24 梁玉蘭
25 李嘉頴
26 林俊彥
27 劉成瑋
28 馬志傑
29 毛天生
30 吳卓嵐
31 倪啓楠
32 潘澤添
33 成家軒
34 成家樂
35 蘇慧珊
36 董家富
37 蔡衡
38 黃卓輝
39 王俊皓
40 黃嘉年
41 王紫煣
42 楊國威
43 葉泳文
44 余啟涵
45 袁信謙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中一新生暑期須知 (2012/13)

歡迎加入張祝珊英文中學的大家庭!

本校雖為英文中學,但向來重視兩文三語的學習。身為中國人,學好中文,是中學生活裡重要的一環。相信大家手上都已收到升中一的中文科暑期習作及指引,也已知悉八月底的中文科銜接課程安排了。在這兒,讓我們再介紹一下本校中文科的學習內容吧!

初中中文科採用單元教學形式,涵蓋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和語文自學九個學習範疇。學習本科,必須先學好語文基礎知識,然後始能理解、分析他人之見,並自由驅遣語文表達己見予以回應。

為協助同學打好語文基礎,本科除有不同紙筆及網上習作以助鞏固課堂所學外,尚設有「自學檔案」,內分閱讀及語文活動的網上紀錄,以助同學反思課外學習的經驗。本科老師將於新學年開學後與電腦科老師合作,向同學仔細介紹「自學檔案」的課業要求與製作方法。

或許同學在小學時也有參加「每日一篇」閱讀計劃,本科為初中各級同學設有形式相近的「凌文網上中文教室」練習,內有很多古典及現代篇章,除有散文外,尚有詩詞曲等各種體裁,每篇均附有學習重點,以及針對這些學習重點來設計的選擇題練習。屆時同學可藉網上學習,多閱讀優秀文章,提升語文能力。

要讀懂篇章,必先多識字詞,本科為初中同學設有《成語自習表》,共列常用成語三百多條。各同學在本網頁右方「自學選材」一欄即可找到此表連結。中一新生須於上學期學習表內首五十個成語的出處、意思和用法,並於課堂內外默寫、講解,並據以造句,同學宜善用暑假,利用以下方法預習:

方法一:《成語自習表》首五十個成語已於網頁上連結至臺灣教育部編寫之《國語辭典》網頁,同學只需按下詞條連結,即可自動查到《國語辭典》內相關詞條之解說。

方法二:若上列連結未能直接顯示相關詞條之解說,則網頁將轉連至《國語辭典》之搜尋頁。同學可按瀏覽器之返回鍵回到《成語自習表》,以滑鼠標示及複製要查考的詞條,再重複按下詞條連結,然後將詞條轉貼至搜尋欄內,並按下搜尋鍵,《國語辭典》網站即可自動顯示相關詞條之解說。

方法三:本網頁右方「網路工具書」欄內設有《國語辭典》連結,同學可以之直接前往該網站,並自行輸入成語查考解說。

除《成語自習表》及《國語辭典》以外,本網站右方尚備列很多有益語文學習的連結,其門類及名目均可望而識義,同學隨宜瀏覽,定有裨益。

各位同學,相信你已對本科有了初步的認識了。切記暑假休息之餘,也不可荒廢學業啊!

開學見!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2010 第六十二屆香港學校朗誦節得奬名單

本科自2008年起訓練學生參加香港學校朗誦節粵語朗誦比賽,過去兩屆 (2008, 2009) 均成績優異。自本學年起,本科正式成立粵語朗誦隊,有興趣參加學校朗誦節的同學均須先成為朗誦隊成員始可經由校方推薦出賽。本學年粵語朗誦隊成員包括中一至中四生共廿二人,全體皆於2010 第六十二屆香港學校朗誦節取得良好奬狀或以上佳績,得奬詳情如下:

冠軍 (1名)

中三男子粵語散文獨誦

3B 22 李彥恆

亞軍 (3名)

中二女子粵語散文獨誦

2D 19 李子楹

中三女子粵語散文獨誦

3B 27 莫欣晴
3C 28 曾嘉琪

季軍 (3名)

中一男子粵語散文獨誦

1C 07 張雋浩

中二女子粵語散文獨誦

2C 36 溫靖琳
2E 20 鄧天慧

優良奬狀 (11名)

中一男子粵語詩詞獨誦

1C 30 黃俊海

切磋對照:黃梓峰 中學一年級男子粤語詩詞獨誦(屯門/元朗)太陽禮讚 (00:00 - 03:55)




中一女子粵語散文獨誦

1A 18 盧卓瑩
1A 29 曹嘉儀
1B 03 陳森悅
1B 04 陳思杞
1B 27 謝潔寧
1C 18 林凱婷

切磋對照:羅東琦 中學一年級女子粤語散文獨誦 山中雜記(節錄)(06:41 - 10:18)




中二女子粵語散文獨誦

2C 34 黃曉晴
2D 04 周卓琳

中三女子粵語詩詞獨誦

3A 36 王嘉潞

中四女子粵語散文獨誦

4B 01 陳晞桐

良好奬狀 (4名)

中一男子粵語散文獨誦

1B 05 周灝揚
1C 15 郭旨維

中四女子粵語散文獨誦

4D 02 陳惠琳
4D 03 曾慧芯

切磋對照:蕭壵仁 中學五年級男子粤語散文獨誦(屯門/元朗)弔古戰場文(節錄)(04:27 - 10:38)




切磋對照:文瑞琳 中學五年級女子粤語散文獨誦 李(02:03 - 05:50)




切磋對照:香港培道中學 中學一、二年級粤語散文集誦 母愛永遠為你們張着傘 (02:03 - 04:41)



總結而言,本學年粵語朗誦隊成員中共三分一人取得三甲奬項,一半取得優良奬狀,其餘則取得良好奬狀。

本科謹此恭喜各粵語朗誦隊成員,希望各同學來年繼續努力,再創佳績!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明報教育頻道~文化遊蹤問答比賽 第十回‏










由明報通識網主辦之文化遊蹤問答比賽適合所有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中學生參加,現已舉行至第十回,各位同學不妨趁試後温故知新:http://life.mingpao.com/cfm/NewsContest21.cfm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10 / 11 下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者名單

中一

冠軍 1C (18) 林凱婷
亞軍 1B (08) 朱健盈
季軍 1A (23) 冼煥禧

中二

冠軍 2E (02) 陳宇謙
亞軍 2B (05) 陳雪瑩
季軍 2C (36) 温靖琳

中三

冠軍 3A (28) 吳卓霖
亞軍 3B (16) 林永達
季軍 3E (10) 何潔瑩

中四

冠軍 4A (31) 王加樂
亞軍 4D (10) 蔡毓晞
季軍 4B (22) 羅卓彥

中五

冠軍 5C (02) 陳雅婷
亞軍 5E (18) 李怡菁
季軍 5D (10) 孔穎詩


得奬作品將不日刊登。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五)

冠軍 5B (23) 吳超琪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然後,今年夏季又熱了些……

公車噴出陣陣黑煙,讓人在侷促的環境下喘不過氣;建築地盤塵土飛揚,加上嘈雜的打樁聲,在悶熱中又添幾分煩意;街上的行人汗流浹背,無不受炎熱的天氣折磨。最高興的,也許只有賣冰棒的小販了,即使在陽光下曝曬,也不有怨言,只因那源源不絕的收入。

於是,人們為了自己生活得更舒適,紛紛躲在家中,戴著耳機、開著空氣清淨機和空調,享受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後,不再冷的冬季來臨了……

除夕夜的街道份外熱鬧。行人熙來攘往,肩並肩地逼在街頭,興奮地期待新一年的來臨。每年除夕夜的倒數節目都大同小異,只是今年兩岸的高樓大廈花多了數千萬來裝飾外牆,璀燦的燈飾照亮整個夜空,使黑夜不再來。人們陶醉在美輪美奐的景色,對短袖衣服和除夕夜這個奇怪的組合已見怪不怪。

於是,人們為彌補那已失去的寒冷節日氣氛,花更多金錢、放更盛大的煙火。令天空又堆積著厚厚的灰塵。

這地方從一片翠綠的土地,逐漸變成高樓大廈林立的「石屎森林」。人們雙眼都被塵埃蒙蔽,看不見自然的轉變。砍伐的樹木多不勝數,我們都在捨棄自然給予的綠色庇護;抬頭一看,那藍天白雲已消失得無影無,我們都在抹去自然的色彩。

即使生活在城市,但切勿忘記,自然還是與我們息息相關:她會賜予雨水,洗滌我們心靈;她會好好運用溫室效應,帶給我們溫暖;她更提供生命之泉,滋潤一切生物。自然孕育出生命,她是我們的居所,更是我們的家。

然而,自然一早已給了我們啟示,只是我們從不張開眼睛、從不用心傾聽;對自然的呼叫聲充耳不聞、對環境變化只顧逃避。

難道「生態平衡」不是自然給的啟示嗎?各種生物互利互生、互相連繫。她早已把這牢不可破的聯繫告訴我們,教導我們要與自然生態共存。保護自然,須要靠我們攜手合作,可我們卻漠視「生態平衡」這鐵則,盲目地使用看似理所當然、取之不盡的資源,用各種方法掩飾環境破壞的影響,不懂正面面對問題,也不去嘗試改變生活習慣,作出補償。

於是,這地球被弄得烏煙瘴氣、終於再不有一朵鮮花、一株青苗……

然後,人們此時才懂後悔。

(826字)


亞軍 5A (31) 蕭倩怡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北極熊的悲歌

牠,兀自站在無雪泥地上,沒精打采地咀嚼著那血淋淋的肉塊―小北極熊的屍體。

當我從報章新聞瞥見這一幕,不禁打了一個寒噤。相片中的北極熊骨瘦如柴,肚皮都塌到脊骨裡去了。牠那一身雪白的毛皮沾滿棕色的泥巴,四肢黑得像蘸了墨汁。究竟是甚麼原因,使這種世上最大的熊同類相殘?相片中熊賴以為生的冰川雪地又何去何從?

浮冰與北極熊,兩者在嚴寒的野地同時存在,彼此相依。浮冰,是北極熊在海面上獵食的平台。牠們動作靈巧,敏捷地躍過一塊又一塊的浮冰,又守在冰洞邊捉海豹、海獅去。由此可見,我們可得知浮冰與北極熊的生存相關。

一旦冰川消失,對這種熊的影響可想而知。人類過度砍伐樹木、燃燒化石燃料等作業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阻止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陽光反彈回太空。這使地球儼如處於大蒸爐,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溫室效應加劇,也使海水溫度升高,海面浮冰面積亦因此縮小。我就曾在動物紀錄片中,見到北極熊艱難地在細小的浮冰碎塊間游動,竭力想爬上一個安全的平面,卻又因失去平衡而再次掉進冰冷的海水中。在牠們暗淡無光的眼睛中,我看見的是無奈與絕望。

北極熊雖有一身濃密的毛及皮下脂肪,和與生俱來的游泳本領,但牠們要是長期泡在海水中,不能覓食和休息,這些強悍的熊還是難逃一死。為了生存,北極熊只得改變捕獵的習慣。牠們有的冒險爬到懸崖邊的海鷗巢穴偷鳥蛋吃,有的潛入民居撿食殘羹剩菜,更有的骨肉相殘,吃掉自己的後代。

北極熊正面對著前所未見的挑戰,人類又是否對此知情,感同身受?現代人追求「文明生活」、「綠色科技」,事實中他們的生活模式有否與夢想背道而馳?

可能你會覺得,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後果並不影響自己的生活。試試幻想自己是北極熊吧!家園被毀、食物匱乏的滋味你感受過嗎?

再試試幻想,人類在十多年後所遇到的困難:溫度劇變、農作物失收、氣候反常、瘟疫肆虐、民不聊生……

聽吧―北極熊哀嚎了!

看吧―冰山流淚了!

醒來吧!快從未來的噩夢中醒來吧!每個人得學習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實踐「綠色生活」,盡所能減少碳排放。文明科技的發展固然重要,可是我們也不應忽視發展為自然環境所帶來的變化。北極熊的遭遇,為人類帶來新的啟示: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只有及早找出全球暖化的根源,作出改進和檢討,才能免卻世界人民走上與北極熊一樣的絕路。

(933字)


季軍 5D (10) 孔穎詩

題目:自然的啟示

躺在群山環抱的青草地上,聽着風,看着蔚藍的天空,靜靜欣賞我正身處的這片大自然。

沒有嘈吵的噪音,也沒有混濁的空氣,郊外大概是我唯一還能夠真正感受大自然的地方。

可是,這些地方還剩多少?

我知道,連這個世外桃源也已逐漸被吞噬了。我看到對岸的山頭光禿禿的,活像一個有「地中海」的老年人。失去了曾經青蔥的歲月,失去了生氣。城市急速的發展大量刺激紙張的需求。逼使人類砍伐更多樹木造紙。其實紙張是日常必需品,要利用天然資源是在所難免的。可恨的是,人類從未學懂「物盡其用」四個字。紙張有雪白的兩面,但我們總用完一面便爽快地把它丟進廢紙簍裡,造成嚴重浪費。要改變現狀並不如想像中難,只要在生活中多下一點功夫就可以了。在習慣上我們要謹記雙面書寫,也應把廢紙收集起來,一併送到廢紙回收箱循環再用。這麼小小的一個改變,就足以令樹木砍伐量減半了。我們也可以繼續看到滿山蒼翠的美景,不值得嗎?

當大家都細心觀察、聆聽的時候,就會發現大自然常無意間給我們啟示,希望藉着我們的反思去治理它們。不是嗎?捫心自問,你有多久沒有在香港見過星星了?無論在埃及撒哈拉沙漠,或在尼泊爾的山上,都能輕易看到如鑽石般璀燦的星空,星星真的多到數不完。但在香港,星星經常都玩捉迷藏,不讓我們看到它。這不是因為它們頑皮,而是因為光害的緣故。滿街色彩繽紛的霓虹燈招牌,教人目不暇給,很漂亮對不?不過它們同時也在抹殺天上那些「自然燈飾」的存在,久而久之你就會察覺,繼而後悔。所以在白天,或是在店鋪已打烊的時候,就請把耀眼得令人睜不開眼的霓虹燈關上吧!勿讓嘩眾取寵驅逐天然美麗。

還有那些反常的天氣。當六月炎熱的快令人溶化,而一月冷得叫人結霜時,你不害怕嗎?我們差不多每天都接收到全球暖化情況日漸惡化的消息,颶風頻頻來襲,造成重大傷亡。還記得卡特里娜的教訓嗎?人們不知用了多久的時間才能從心靈的創傷中復原過來。不過要避過災難,也不是不可能的。少駕車,少用化學噴霧等都能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傷害。拯救大自然,也自救。

但願我能再次躺在青草地上,聽着風,看着蔚藍的天空,靜靜欣賞並讚歎尚未被破壞的大自然。

(872字)


季軍 5E (18) 李怡菁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清風拂動綠葉,摻雜新鮮的草青味,跳動蓬勃的氣息。蔚藍的天,青的地,蒼鬱的山……百獸奔騰,百鳥飛舞,百花齊放,百蟲爭鳴……協奏出一曲生機勃勃的樂章,一縷輕如炊煙的生氣包圍大地。

一絲絲虛空卻無聲無息地滲出地面,透出點點孤寂。自然之神把一個個不同樣貌的泥娃娃放在這片絕美的景致中,並用自己的血賦予它們氣息,以及七情六慾。那點紅迅速地溶入泥娃娃的身體中,原本僵硬的身體竟活動起來。

萬物均以好奇又帶點警惕的目光注視這新來客,期待它們帶來的未來。

祂寵愛它們更甚於自己,於是下令天地萬物,「一定要善待它們。」更吩咐眾生要供給它們一切所需—純淨的水、飽滿的果實、鮮甜的肉類……

慈祥的自然之神親切地呼喚「人兒」,勉勵它們勇敢地站起來,進入名為「大自然」的樂園。

只見它們一股腦兒地爬起來,純真的大眼閃對世界的好奇。人兒似乎並未了解到祂為它們所做的一切,不知自己是多麼幸運能得到祂的眷顧,只自顧自地探索新事物。初時四肢還不太靈活;後來就毫不畏懼地東奔西跑,東張西望。時而聆聽風的見聞,時而觀賞山水的清靈,時而跟隨風擺動的樹手舞足蹈。那豐富的情感、熾熱的生命力感染了天地萬物。愉悅的氣氛籠罩大地,萬物也愛上這天真活潑的人兒。

自然之神叮囑人兒要愛護萬物,又派遣我作為他們之間的橋樑,隨時向祂報告人兒的情況。祂對人兒萬般寵愛,有求必應。怕黑,祂喚火神教它們用火照明;怕冷,囑咐蠶蟲提供蠶絲編織上好的衣裳;怕病,指派農神教導它們以草入藥,驅除百病,強身健體……

人兒開始發展文化、文明。祂命我啟發人兒以萬物的形象作為文字;拴起動物的毛,接上竹枝,作為書寫及畫畫的工具;用木、竹等製成樂器,載歌載舞……祂還叫眾生教導人兒道理,像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堅強,小狗寧死不屈的忠誠,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

我實和自然之神及萬物一樣,真心喜愛這好學不倦的小傢伙。但也許是得到了太多的溺愛,它們竟自大起來,認為天地都是為自己所設,萬物均以自己為中心。

它們不再理會萬物的反對,肆無忌憚地對大自然予取予求。只顧不斷砍伐樹木,取材建屋;不斷獵殺動物,令牠們瀕臨絕種;不斷移山填海,騰出空地來大興土木……大自然早已不是從前那片鳥語花香的淨土了。本來青的山和茂盛的森林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烏煙瘴氣的工廠林立,處處都是密集的高樓大,頓時成了一片「石屎森林」。

我不忍看昔日美麗的大自然遭到如此嚴重的破壞,誓要向自然之神告狀。但祂仍是十分疼愛人兒,捨不得懲罰它們,只不斷地勸誡他們,「要停止破壞環境,珍惜大自然的一切,並好好保護。」

一意孤行的人兒還變本加厲,執意發展只方便了自己的科技,更深入地開採各種資源來支援工業及科技的發展。包括抽取蘊藏在海底深處的燃料、採集埋藏在深山中美麗的礦石等。原本清新的空氣已隨發展而變得污濁,翠綠的大地已被染成灰色。人兒卻不曾把萬物的訴苦和哀求放在眼內。甚至還發展可怕的武器來互相攻伐,自相殘殺。

天不再藍,地不再青,山不再綠……

無辜的眾生遭逢家園的巨變,我的心隱隱在痛。上報了自然之神,祂卻不忍心毀掉自己最寵溺的人兒,選擇包容到底,等那機會渺茫的浪子回頭。

萬物看自己的家園被人兒破壞,變得混濁不已,漸生怒意。心中的恨意一觸即發,傾瀉而出,決意驅走誘使人兒變壞的貪婪、自私、奸詐……甚至想消滅人兒。

當萬物同心決定了一件事,那聲勢之浩大,是誰也始料不及的。山神﹑地神已不住地使世界地動山搖;海神﹑水神令已被污染得體無完膚的水源波濤洶湧,泛濫不斷;氣象之神也令天上雷電交加,風嘯雲湧,雪虐風饕;連沙神亦不甘后人,到處均有沙塵暴,原本青綠的大地變成一片荒涼的黃沙。一直備受呵護的人兒哪裏適應得了?它們驚恐但更惶惑,不明世界劇變、不再重視自己的原因為何;只覺得是萬物變壞了,卻從未想過是自己做錯了。人兒本來的生活遭到破壞,甚至連生存也成問題。

我唯有如實稟報,自然之神也只是搖頭嘆息。「天神,人兒只是眾生之一,與萬物相比充其量只是九牛一毛,渺小得可笑。它們憑甚麼得祢如此偏袒?」
 
在天崩地裂,山搖水泛,風雨交加,雷聲鼎沸的世界中,微弱的叮嚀像碎片般散落在狂風中,無力地飄盪……

難道大自然的意思還不夠清晰嗎?

(1710字)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四)

冠軍 4D (23) 李柯

題目:人生也有節氣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人生的開始,如節氣般,伴隨著春分邁向未來。然而,這通向明天的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它如同二十四節氣,變化多端,充滿奇幻。

初生嬰兒,裹在母親懷裏,享受著母愛的溫暖。小時,追著蝴蝶,在盛放的花叢中穿梭,在嫩綠的草坪上打滾,在這美妙的「春景」中盡情玩耍。累了,就在繁茂翠綠的樹蔭下歇歇;渴了,便在冰涼清澈的溪邊暢飲。偶爾在茵地上摔到,揉揉眼睛,灑下幾滴「穀雨」,無憂無慮地在春天媽媽的呵護下探究這世界的美好。一切似乎都充滿著生機,看看那爭相鬥豔的花兒們,純真的與夥伴們打鬧著。難免爭執幾句,痛了哭了也就算了,從不計較什麼,春分一過,便再次跳起舞來,在這春夢中歡呼著,種下那快活的種子。將來這些種子會怎樣成長呢?會像此時一樣幸福快樂嗎?隨著疑問,孩子們踏上了他們的人生旅程。

一片飛花減卻春。繁花落下,烈日高掛。楊柳拂手於河畔,蓮花坐立於碧池。幾聲「吱吱」蟬鳴,正為盛夏的降臨而歌頌。依稀記得,當年在春風中飄舞著的‘花兒’,如今已是高大強壯的青年,他們揮舞著辛勤的「雨水」奮力地勞動著,就算是小小的收穫,亦能讓他們滿心歡喜。但這鵝毛般的收成,在那浩瀚無際的世界裏是多麼地微不足道啊!只有努力地耕耘著,才能夠在未來得到更為豐碩的成果。

烈日就是這批年青人的最大挑戰。萬里無雲的天空下,炙熱的大地令人視覺模糊,迷失方向,看不清前面的路。只有時刻裝備著自己,才能度過這斷艱難的時光。知識的源泉順流而下,它永無止盡,能讓這些壯年們洗淨雙眼看清未來的路,讓他們充沛活力去開拓新的世界,也讓他們更有勇氣,去挑戰這危機重重的明天。

秋日淒淒,百卉具緋;樹葉凋謝,花兒枯萎。年青時不斷燃燒這自己,如今已經步向衰老。秋風吹來,捲起片片枯葉,這一張張愁緒牽起了心中那難以忘懷的思念。春天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夏天的我,都在努力些什麼呢?看著那金燦燦的稻田被「秋阿姨」的輕紗撩過,搖擺著的稻葉一浪接一浪。啊!這正式豐收的季節!

年青是的奮鬥沒有白費,收穫的時刻已經到來。拿起鐮刀,彎下腰,弓著身子首歌那金黃的稻子。每割好一束,眼前就浮現出當年播種的情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享受這被汗水滋潤過的收成,心中的那份喜悅,讓一切辛苦消散;將一切疼痛帶走;使一切的屈辱悲傷化作那愉快的「秋雨」。

歲暮陰陽催晚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人到晚年,就像那即將殆盡的蠟燭,殘留著微光,飽受寒風的摧殘。那鵝毛般的雪花徐徐落下,飄散在屋簷,飄散在窗前,飄散在那兒時玩耍的地方。世界似乎都被白色覆蓋了,雪白的天空,雪白的城市,還有那雪白的頭髮。

風燭殘年的人們,不渴求什麼,只想靜靜地多看這世界幾眼,回憶著年青時的輝煌,將這殘餘的燭光,延伸給未來的燦爛。縱使那時已經湮滅,但這燈火則會再次通向那溫暖的春天。

春天的美好不是必然的,上一代的人們經歷了多少苦難,多少風雨,才換來如今這美麗的世界。大自然母親養育著我們,看著我們人類不斷成長,走向文明。不經冬寒便不知春暖;不付出努力就得不到成果。

可惜的是,人類正逐漸將自然母親留下的「關懷」耗盡。原油短缺、森林消失、動物絕種……四季分明的景象已經不再,我們過著寒冷的春天,蒸籠般的夏天,炎熱的秋天和那毫無涼意的冬天。這都是人類的貪婪帶來的惡果,他們不付出努力,不肯行動,不知對錯,一味追隨這「利益」,將我們自然帶上了滅亡的道路。我們人類的「春夏秋冬」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這節氣般的人生也並不是人人擁有的。嬰兒夭折、病魔纏身、意外事故、輕身自殺等事件就如同自然那紊亂的天氣一般,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存在。我們的自然、我們的人生已經「得病了」!

可幸的是,人們已經覺醒,開始拯救我們的世界。然而,「保護環境、拯救自然」的口號不是說完就罷,只有經過付出和努力,切切實實去行動,才能得到改善。而我們的人生呢?就這樣蹉跎著嗎?但然不能!年青時,就該為將來鋪路,這條路並非一朝一夕能築成,它需要汗水和光陰的打磨,勇氣和耐心的修飾,才能堅韌無比。

年青人啊!快醒醒吧!想想你們要的是怎樣的人生!人類啊!快覺悟吧!想想你們要的是怎樣的世界!那懶惰、貪婪的心啊!快消失吧!讓我們再次向那光明而又美好的「春天」進發!

(1740字)


亞軍 4B (05) 張譯之

題目:人生也有節氣

春、夏、秋、冬的轉替,有如人生有規律、有秩序的生活。每一天,我們會經歷早、午、晚。每一年,我們有春、夏、秋、冬四個不同的季節。人的一生,有不同的成長階段,由如一張白紙的嬰兒,長大成天真無邪的小孩,再經歷快活、甜蜜且今人嚮往的青春年華。幾經磨練後,思想和處事變得成熟,把人生計劃定好,並貢獻社會。時間一秒一秒地溜走,把我們的頭髮也染白了。人老了,距離生命的終點也不遠了。這個世界的運作都離不開規律,季節和氣候如是,人生也是一樣。

這些規律可以分成不同的階段。中國人把四季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人生也可因應不同的標準而切割開來。在這些不同階段當中,每一個都存有變化,是截然不同的。面對這些的改變,我們就要有不同的準備和應對方法。春天,草木蓬生,農作物生長得最佳。於是,農民就選擇在立春剛來臨就播種。到了接近年終的時候,他們就準備儲存足夠的糧食過寒冬。剛好,立秋就是收割農作物的最佳良機。古人就是這樣度過安穩的一年了。

在井然有序的人生旅途之中,經歷這些變化是無可避免的事,所以我們必須懂得改變自己來適應。天氣變冷,如果我們不懂得穿衣服,依然不懂改變,豈不是會冷死嗎?因此,改變是求存的唯一方法。

我們的生命中,開始有了變化。這變化關乎到全人類的生活,可是人類卻始終不肯改變,依然維持破壞環境的生活。砍伐樹木、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浪費化學燃料……不但不肯改變,防止問題繼續惡化,還變本加厲,漠視地球的生態,甚至人類的未來。這些一舉一動,不是很不明智嗎?

面對這個問題,除了我們本身開始改變之外,就別無他法了。假如我們執意維持現狀,不肯保護環境,這與坐以待弊無異。

人的生命當中,總會遇到很多的變化,像天氣一樣變幻莫測。為了生存,人類一定要改變來應對不同的轉變。幸好,人類天生就有很強的適應力。這份上天賦予給我們的禮物,令我們得以傳宗接代,成為萬物之靈。面對氣候的問題,我相信人類也有能力攜手解決。只是,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人類要明白人生也有節氣,不懂改變,最終只能遺下抱憾。

(836字)


季軍 4C (09) 張翠兒

題目:人生也有節氣

立春和雨水是春天的開始,但惟獨驚蟄的雷聲首次響徹早春微冷的天空才能令人確信春天的來臨。這一下雷聲,意義重大,打破了一季寒冷的死寂,驚醒地上冬眠之蟲。此後,樹林中原野上劃過的風也有了暖意。枝頭冒出點點綠色的新芽。早晨的露水不再是冬日裡凝固的狀態。它們靜極思動,依附在綠草嫩葉上,好像一盤散落的波子,好奇地滾動於初甦醒的大地之上。純真的孩子們丟了晶瑩的波子,睜著水汪汪的明眸看向窗外,彷彿最輕微的一陣風也會吹落他眼中純淨的淚。窗台上的小花盆中一片綠葉隨風顫動。窗邊坐著的孩子何曾想過他也像這片葉子一樣脆弱。然而一場又一場的春雨過去,他和花盆中的綠葉結伴成長。花開時,他才驚覺自己已經長得夠高,可以親自為它澆水了。

春分、清明、穀雨紛紛過去,立夏無聲無息地走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前。他沒有聲張,只是默然以自身源源不絕的熱情燃燒春末潮濕的空氣。正午的陽光熾熱而耀眼,把水氣蒸發得半點不剩。草木瘋狂地生長,霸道地佔據空間。藤蔓猖獗地攀附於樹幹之上,貪婪地吸取偷來的養分。小滿、芒種緊隨而至,稻田 田在暖烘烘的夏日的風吹拂下擺動。十來歲的小伙子丟下收割的工作在田園裡肆意奔跑追逐,彷彿一匹匹脫了韁的駿馬快意地馳騁於一望無垠的綠茵草原上,沒有任何事物能把他們拉住。他們彷彿有無窮無盡的精力,憑著一腔熱情和幹勁,即便是世界的盡頭也終有一天能抵達。即使偶爾失足跌倒,他們的嘴角還是帶著笑。老是為他們擔憂的父母全不明白,俯衝的快樂會讓他們誤以為從傷處流出來的血液不過是幫助降溫的汗水。夏至、小暑、大暑像烈日下被蒸發的積水般一溜煙消失了,迎來嫻靜的秋。

立秋容易被人忽略,處暑時氣溫卻明顯下降了。吹響一樹綠葉的風中滲入了絲絲涼意,吹落了葉子表面鮮艷的綠,遺下淡淡的黃色。白露來的時候天亮前可見凝結成小水點的水氣。該落的黃葉都落了,每棵樹下都可見一堆乾枯的葉片,路過的秋風彷彿在唱著哀悼的歌。不再工作的農夫到離家不遠的樹林散步。樹上的葉落了一半,只有一排排楓樹展露出奪目的橘紅色,如火般燃燒。涼風撲面,他收緊了裹在身上的外套,加快步速。這寒涼的天氣一個不在意便冷病了。秋分剛去,寒露便至。收成的工作家裡人早做好了,要是沒有特別的事他樂得窩在暖和的家中,等那霜降。

立冬如期而至,氣溫驟降。不知從那一天起,天上降下了小雪,雪量逐天增多,終於到了下大雪的時候。老人每天坐搖椅上,看窗外白雪飄落。屋內爐火正旺,他與壁爐靠得很近。一大早媳婦便掃走了屋門前的雪,現正在廚房裡準備午餐。孩子們都出外堆雪人去了,臨行前他們的母親還千叮萬囑不可到附近的河上去試溜冰──水面上結的冰還是太薄了。老人依稀記得他年幼時也曾為了漫天雪花和河上的堅冰滿心喜悅,但他最期待的終究是冬至晚上吃的一碗熱騰騰的湯圓。他知道媳婦花了許多心思研究湯圓的不同做法來討他歡喜,可他就是掛念從前母親所煮的那種味道,雖然他從來不說。氣溫在一天天冷下去,小寒大寒也已在望了。一隻胖胖的老貓蜷縮在他懷裡。他用粗糙、佈滿皺紋的手撫摸牠的皮毛,心裡卻在想:這樣的雪景不知還可看多少年?

(1246字)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10 / 11 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 (香港賽區) 優異名單

1A (16) 梁曉皓 題目:救救冬天

2A (28) 蘇祉穎 題目:蛙聲

3A (16) 關冠聰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4D (23) 李珂 題目:人生也有節氣

5A (31) 蕭倩怡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 北極熊的悲歌 (雙優異奬1)

5B (23) 吳超琪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雙優異奬2)


初中優異奬文章見本校上學期初中級際作文比賽各級冠軍作品。高中優異奬文章作品將稍後上載。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三)

冠軍 3A (16) 關冠聰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自從懂事以來,我就想:人類是怎樣生存的呢?人類的文明跟自然又有什麼關係呢?深思之下,我就領悟到:人類的文明進程跟大自然似虛卻實的啓示息息相關,而那啓示,卻已悄悄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炎炎夏日,我們覺得整天開著空調,享受涼快的空氣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我們在安逸的環境時,誰在替我們付出代價?那就是我們所仰賴的大自然。衆所周知,人類越文明進步,大自然所得的「病痛」就越多。你感覺到它的「痛」嗎?
  
其實,它是有給我們啓示的。你感覺到嗎?我們日常生活中冷氣機、汽車引擎排放的廢氣;工業生產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氣體,已令大自然傷心欲絕,不時流下悲傷的淚水了,那就是酸雨。酸雨是大自然的隱形殺手,它不但影響自己環境生態,令有些動植物絶種,也會直接破壞歷史文物。如樂山大佛、敦煌石窟等,據專家預測,如果它們周圍的環境繼續惡化,這些人類文明將會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甚至令它們在歷史長河中消失,那將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啊!
  
大自然的啓示往往讓人回首起他們破壞環境的惡行。在中國的一條河,一天,人們發現河面飄浮著無數條魚的屍體。正當人們議論紛紛時,地方官員卻說:「這有什麼大不了?要進步當然要犧牲了!」原來,正是這條河附近有幾間工廠,每天都將有惡臭的污水排到鄰近的河裏;同時又排出廢氣和垃圾,難怪本在河中逍遙自在的魚兒都成了工業產品的犧牲品。
  
在非洲的薩哈拉沙漠,附近地區沙漠化的程度愈趨嚴重;在偏遠的北冰洋,專家也指出那裡的寒冷正逐步地融解,北極熊正惆悵不安;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的氣溫也不斷上升......這些說明了甚麼?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啓示呀!就是我們不珍惜大自然所要受的果──這是一個因果循環,人類的確是責無旁貸。
  
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也可在動物的行為上知悉。由於人們過份砍伐木,直接導致澳洲森林的野熊喪失土生土長的家園,更因棲息地不足而頻頻走進市內,破壞社區設施,嚴重滋擾居民,但源頭就是人類自私的行為。
  
誰說大自然沒有為此而生氣?誰說大自然沒有給我們啓示?可怕的風暴、地震、雪災、泥石流......種種天災就是大自然要告誡人們要反思他們的所作所為。從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可知:人類和大自然是息息相關,唇亡齒寒的關係,為了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致能源枯竭,「傷痕累累」,我們就要刻不容緩注重保護環境。如果到大自然病入膏肓,無樂可救時,我們到時可做些什麼呢?難道這問題不值得我們三思嗎?

(982字)


亞軍 3B (41) 張盛嵐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歷史的開端源於大自然,自然孕育了人類,付出了她的所有。現代化生活的由來無一不需依靠大自然,依賴她得以生存,依靠她得以發展文明……

大自然的恩惠是人類乃至所有生物生存的必需條件。土地、水、氧氣和食物,這些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不都是因大自然而生的嗎?經過千萬年的變化而形成的土地,給了人類居住的地方;流淌在大地上的水,給了人類水源;生長在土地上的植物,給了人類氧氣和資源;活在自然中的動物,給了人類食物和能量。一切一切,盡是大自然的恩惠!

人類的文明從何而來?是來源於大自然的啟示,從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蟲蟻,都會給人不同的思索。你看看,現在我們使用的東西,不都是一步步改良而成的嗎?這些都是自然的啟示和人類智慧的結晶品,而所有的材料也是來自自然的。科學家根據藏羚羊發明了汽車,農民從觀察自然的經驗中歸納出「二十四節氣」,乃至一隻微小的蒼蠅,科學家也能根據它楫翅的導航原理,研製振動陀螺儀。可以說,人類的文明是取法於自然,取材於自然。
人類的存在造就了這個文明的社會。在現代化的生活中,一切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與以前的做事效率相比,現在因有了機器的幫助,速度快了很多。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漸漸對使用大自然的資源沒有了節制,對大自然資源的渴望變成了貪婪!他們大量砍伐樹木、開採金礦……種種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的行為都急速並嚴重地破壞著給予我們一切的大自然。難道這就是人類回饋給大自然的禮物嗎?

現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大自然已經奄奄一息了。這應該怪誰呢?當然是我們——人類!不能!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大自然發怒了!洪水、乾旱等天災接二連三地發生。環境在惡化,警惕人們要保護環境,然而,人類還是繼續自己的惡行,無視大自然給我們的警示!

人類啊!我們的「母親」已經奄奄一息了,別再往她身上苛取資源了。全球暖化已敲響了警鐘,我們所要做的事是檢討並彌補我們的過失。現在科技已經這麼先進,我們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停下吧!停下你們的苛索!去保護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835字)


季軍 3E (05) 張淑媚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風,微微拂過青草;水,潺潺流過溪澗;鳥,輕輕飛過天空。大自然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把聲音,都帶給人類啟示。大自然,是人類的啟蒙老師。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倚賴着大自然生存,人類的文明亦是起源於自然,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密不可分。自然,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近百年來,人類的發展一直維持在高速的水平,從以前那簡陋的木屋、笨重的馬車,發展為今日高聳的摩天大廈、橫跨南北半球的飛機,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現代化。但在建設的同時,人類亦在破壞。人類的發展正逐步剝奪大自然的生存空間,填海、破伐樹木等工業行為,破壞了大自然的安寧,她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大自然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權利,不得不向人類發出警號,風災、水災等自然災害是大自然向人類作出的反抗。

二零一零年,在中國甘肅舟曲縣所發生的泥石流導致很多中國人在那次天災裏失去家園,失去家人,失去性命。當天,整場意外並沒有任何預兆,泥石流突然就從山上衝下來,淹沒甘肅多條小村莊。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那裏的居民就這樣白白失去性命。他們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家人離世,辛苦建立的家園毀於一旦,哀慟的舟曲災民只好把泥石流歸咎於大自然的冷酷無情。但細心一想,是甚麼令到愛好和平的大自然作出如此激烈的反抗?是人類,是人類自私的行為。他們為了一己私慾,過分開採大自然的資源,甚至霸佔大自然的地方。其實,人類有甚麼權利私自開發大自然、私自竊取大自然的珍寶呢?人類只是地球上的一群住客,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全部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大自然慷慨地跟人類分享她的一切。人類非但不報恩,反而恩將仇報,一步一步將大自然逼到絕境。

其實,自然是人類的朋友,是她供給我們一切,人類的文明亦是大自然的傑作。我們怎能背叛自己的朋友,將她趕盡殺絕呢?但不幸地,大自然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我們可以做的只有盡量補償她所受到的傷害,在發展和保育間取平衡。在發展的同時,亦要兼顧大自然的生存空間,以大自然的利益為依歸,盡量減低對她的傷害。將來,人類所追求的不再是高科技生活,而是綠色生活,從生活細節上做起,彌補人類對大自然所造成的傷害,讓人類和自然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細心聆聽,清風輕輕拂過綠葉的聲音,流水淙淙從溪澗流入大海的水聲,鳥兒吱吱喳喳在樹上高唱的歌聲。這一切多麼的悅耳,多麼的動人,多麼的和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用心聆聽大自然的迴響,盡力保護大自然。大自然永遠都不會消失,她永遠都會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999字)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二)

冠軍 2A (28) 蘇祉穎

題目:蛙聲

住在香港的我,從未聆聽過蛙聲,也不知道蛙聲的獨特之處。媽媽曾對我說,每逢春末,她的家鄉便能聽到寥寥落落的蛙聲,像是在向人們報告着夏天將要來臨的消息。到立夏時,蛙聲四起,忽高忽低,緩急有致,此起彼落,似有成千上萬隻青蛙,以大地為舞台,舉行着一場盛大的歌唱比賽,好不熱鬧。

每當媽媽敘述時,我總被她那明亮的眼神吸引着,心中忽然有股衝動,很想親耳聆聽蛙鳴的演奏。媽媽說:「青蛙都是出色的歌手,牠們歌唱生命的美好,頌唱天地萬物共處的和諧與友愛!可惜‧‧‧‧‧‧」可惜的是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聽到蛙聲了。我看着媽媽忽然落寞的神情,本來興奮的心情也為之一沉。我隱約聽到媽媽在喃喃自語:「唉!究竟要待何日才能再次聆聽青蛙那沉穩的歌聲呢?」是的,我又到何時才能一聽蛙兒那美妙的歌聲呢?

我們生活在香港這個以鋼筋水泥為基調的都市叢林,又怎會有機會一聽青蛙那無拘無束、天然率真、聲情並茂的歌聲呢?

香港土地發展迅速,土地的主要用途,都集中在興建新型住宅及摩天大廈,樹木、森林根本就無立足之地。加上各種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破壞環境的速度也隨之加快,樹林、紅樹林等兩棲動物的居所,就更無立錐之地了。各種污染問題又以空氣污染最值得關注:從車輛排放的廢氣已令空氣素質變差,地產發展商還要「地盡其用」,興建屏風樓,令空氣更不流通,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要知道,青蛙的嗅覺和皮膚的敏感度都較一般動物高,輕微的空氣質量變化,已足以令牠們瀕臨絕種。莫非真的要待青蛙在香港完全消失,人們才會醒覺?才會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青蛙最大的敵人,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隨著本港農地和荷塘越來越少,青蛙及其他兩棲類動物也正面臨著蝸居的問題。當務之急,就是停止砍伐樹木,好好保育環境,還牠們一個安穩的棲息之地。

青蛙能除害蟲,有益莊稼,預兆豐收。辛棄疾在詞中也詠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此情此景不復再,是否表示着「豐年」也隨之消失呢?青蛙那渾然天成的歌聲,要待何日才有幸聆聽?

(812字)


亞軍 2D (18) 李子鍵

題目:蛙聲

社會急劇地發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之音異彩紛呈。走在馬路上,車水馬龍,聽到的是汽車的喇叭聲;走在大街上,聽到的是顧客議價聲;走到學校,聽到的又是琅琅的讀書聲。我們身邊充斥著太多聲音,令人應接不暇,而最令我嚮往的卻是此起彼落的蛙聲。

小時候,跟朋友在河邊玩耍時,總會看見小魚在清澈的河水中歡愉地暢遊,小青蛙成雙成對地休息。夏天的晚上,我總愛一家人圍坐在外面乘涼。此時,小青蛙便會悄悄地圍著我們,唱著愉快的歌曲……

兒時的蛙聲令我懷緬,而現在我們還能在煩囂的都市裏聽見蛙聲嗎?我們現在只一味追求著財富、生活的舒適、科技的發展,完全忽略了來自大自然的蛙聲已離我們而去。的確,現代的生活使人們安居樂業。可是,大家有沒有留意,河水已失去了本來的清澈;小魚、小青蛙「搬家」了,取而代之的是漂浮的垃圾;從前茂密的樹林,只留下一片死寂的荒漠……這一切正是我們人類的「傑作」。我們無止境地向地球索取所需,沒有想過如何補救,要知道:是地球孕育人類,就像一片森林,我們只是其中的一棵樹。相信大家還記得沙塵暴和雪災帶來的破壞,這正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懲罰和警告。

破壞環境是現代急速發展帶來的後果,而保護環境是人類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國際上,不少國家已設立生態自然區,讓瀕臨絕種的動植物有棲身之所;也訂立了不少法律,管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社會上,民國成立環保組織,監察政府部門有否採取措施,保護環境;積極教導普羅大眾,環保的重要和迫切性,加深人民對環保的意識。個人上,也是環保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減少製造垃圾,節約用電,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和餐具。小小的舉動,便能切實根本地保護環境。

蛙聲是代表大自然的聲音,也是真正「豐年」的基本。「豐」並不只單單代表國泰民安,與環境共融才是最深層的意義。大力發展的同時,能蛙聲遍地,這才是令人期待、令人嚮往的現代化生活。

(804字)


季軍 2B (10) 蔡承翰

題目:蛙聲

猶記得一位朋友曾經問我:「你聽過青蛙的叫聲嗎?」

我覺得很詫異,為甚麼他會問我這麼奇怪的問題呢?我回答他:「當然沒有啊!哪有人會再這繁榮的二十一世紀中去留意大自然的聲音呢?就算真的是去聽,也不會特意去聽這些皮毛東西的聲音吧!」他聽了以後,露出失落的神情。

在我們回家的途中,他一句話也沒有說過,無論我怎樣逗他,他也是不作聲。

到了我們兵分兩路之時,他跟我說話。他說:「有空的話,你一定要去聽聽蛙聲呀!」然後,他長嘆一聲,就走了。

「嘿!青蛙的叫聲有甚麼特別了?還不是老師所說的『嘓、嘓、嘓』嗎?我沒有聽過又有甚麼奇怪呀?他為何這麼傷心呀?」我喃喃自語。但是,自從昨天的郊外旅行,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的想法。

昨天,我和同學們到郊外遊玩。大家都玩得很開心的。又是在歸家的路途上,我突然聽見一些微弱的聲音……「嘓、嘓、嘓」。頓時,腦海中浮現出我的朋友叫我聽聽青蛙的叫聲的記憶。「對唷!這些微弱的聲音,想必定是蛙聲啊!」我心想。我停下了腳步,轉身望望那個池塘。果真是蛙聲!幾隻青蛙在池邊跳來跳去。牠們每跳一下,就「嘓」一聲,蠻有趣的。

「欸,你停下來幹嘛呀?我們都在等你,快點走吧!」同學們見到我停在那裡,就問我在幹甚麼。

「先不要走。我在聽蛙聲呀!」我說。

「哈!太好笑了!你竟然在聽青蛙的叫聲!你真夠奇怪!別鬧了,走吧!」他們笑得在地上翻滾。然後,他們想拉我走,但是我就像一個木頭人一樣站在那邊。最後,他們放棄了,然後自己走了。

我坐在池塘旁邊,聽著青蛙的聲音。我發現青蛙是大自然的歌唱家,牠們按著旋律去叫,令人陶醉。還有些少流水聲,加上鳥兒與昆蟲的鳴叫,就像一隊大自然的專業演奏家在我面前表演大自然交響樂曲,令我像處身於世外桃源,樂而忘返。

可是,我突然想起這個美景可能很快消失了。

在回家途中,我一直在想現在的人怎樣污染這可愛的地球,怎樣摧殘這些小動物的生命。砍伐樹木,濫用資源,移山填海……這些行為都會嚴重破壞牠們的棲息地!我們竟然為了我們繁榮的社會,讓小動物變成犧牲品,牠們不是受到很不公平的待遇嗎?難道,大自然真的不能與文明生活共同存在嗎?

我們不應該繼續無視小動物的存在,而是要提高保育大自然的意識!

很多人都認為環保會影響日常生活的質素,其實不會的。減少用紙張,減少用水等等都是拯救大自然的簡單行為啊!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從今天開始實行環保計劃。社會進步的同時,要同時留意環境,文明生活與大自然是能夠共存共美的!

(1000字)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一)

冠軍 1A (16) 梁曉皓

題目:救救冬天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花開花落,生生不息。當不知不覺中,冬天漸漸消失,這個世界會變得如何?

「我不用儲備冬糧了。」這是我看到的一幅漫畫,畫中的老鼠翹起長長的小尾巴,故作輕鬆地嚷着。而胖胖的大黑熊沒好氣地說:「我無法冬眠了!」「我無處冬泳了!」旁邊身形更加龐大的北極熊憂心忡忡地隨聲附和。

「人類好自私啊!」一向笨拙可愛的小企鵝仰起脖子,憤憤不平地抗議罪魁祸首。

平時愛看漫畫的我,不知怎的,看了之後有點心情沉重。我以前一直不大喜歡嚴寒的冬天,但若真的沒有了冬天,又是人類之福嗎?常聽大人說二三十年前的冬天是如何如何的冷,今天卻漸漸變得暖和,或許,這是所謂的溫室效應造成的吧!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工業發達,但有利必有弊,人類在過份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最終只會自食其果。你看,各地林立的工廠,高高低低的煙囪每天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街道上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汽車,每天又制造多少廢氣; 為滿足人類的需要,每天又有多少樹木被砍伐……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上升,便引發溫室效應,導致氣候異常,難怪近年世界各地這麼多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給人類造成難以估計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而隨著地球溫度的不斷升高,冬天沒有了,各種意想不到的自然災害或許會接踵而至。那時,南北兩极冰層加速融化,沿海及低窪地區的城市被淹没;海嘯、山洪、大旱及水災頻繁;漫畫中及地球的各種生物可能適應不了氣候的變化而死亡,大自然的生物鏈斷裂……你說沒有冬天的地球是多麼的可怕?

身處高樓林立的香港,我深深地體會到香港的冬天越來越暖,冬季也似乎縮短了。所幸世界各國開始意識到溫室效應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召開「地球高峰會議」,加強合作等措施,努力減少工業和生活上二氧化碳的排放,儘管還有諸多的不如意,但總算邁出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在香港,問題也引起足夠的重視,如引入環保節能的士、電力公司減少用煤發電,以及「停車熄匙」、「無冷氣日」、「熄燈一小時」等活動,便是政府鼓勵市民保護環璄、過低碳生活的具體表現。

「再過十多年,香港將沒有冬天。」記得香港一位天文台台長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但愿十多年後,香港的冬天依然天寒地凍,漫畫中的動物不再有冬天消失帶來的煩惱,地球的四季依舊涇渭分明。

(963字)


亞軍 1D (02) 趙善儀

題目 : 冬季被迫消失了

有一天,在宇宙中的大會議廳裏,正在生病的地球先生正和春季小姐、夏季先生、秋季先生和冬季先生一起開會。

「乞嚏!不好意思,我近來病得病入膏肓。好,現在正式開會。夏季先生,有很多人類和動物都投訴你在當值期間非常暴躁,常無故生氣,令氣溫不斷上升。究竟是甚麼回事呢?」地球先生說。

「不是呀,我根本沒有生氣,氣溫變得更熱是因為自私的人類經常開空調,另外又不支持環保才造成的後果。」夏季先生寃屈地說。

「原來是這樣,那麼,冬季先生,有些動物都投訴你為甚麼變得和暖了,令北極、南極的動物無處冬泳了,又令牠們無法冬眠,沒有休息。」冬季先生便說:「是這樣的,我變和暖了是因為人類無時無刻,無論甚麼天氣也開着空調,以務求舒適。因此令更多的熱氣從空調往外排出。他們還不斷開發工廠,工廠排出的廢氣從而令空氣變得炎熱和混濁。那麼,我就像温暖了。」

「人類可真損人利己呢,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社會的文明而不惜保護環境。」春季小姐憤憤不平地說。

「既然冬季先生都沒有冬季的性質了,不如它和我一樣都名叫『秋季』吧!」

就是這樣,地球先生就接納了秋季先生的意見,把冬季先生改名為秋季先生了。從此,冬季的清涼就被火熱的高温取代了,消失了。

這就是氣候變遷,一年只有三季,沒有了冬季的原因。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呢?

春季提早到來,而變得温和的氣候令生物世界季候分佈改變了。因為環境變得更酷熱了,有些動物像北極熊,便無處可逃。牠們會在冬天時利用浮冰當作狩獵的地點,為夏季的禁食期儲存脂肪。但因全球暖化,令北極熊的狩獵季變短,禁食期卻因而變長了。有很多的動物像北極熊一樣,很快就會滅絕了。

那麼人類又會怎樣自食其果呢?沒有冬季,即是氣温上升,那為甚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人類不斷開空調,因此室外變得炎熱,從而迫使人們需要日以繼夜地開空調,造成惡性循環。未來繼續沒有冬季,我們可能要戴上氧氣罩生活,才可防止廢氣入侵肺部。我們下一代的生活將會變得更辛苦、困難。

大家是時候醒醒了!大家瞪大些眼睛看看,各種天災已不再是「天災」,已是「人禍」了,各種的動物都逐一滅絕了,牠們全是無辜的。這個美滿的地球已被我們破壞得一塌糊塗了。大家是時候攜手保護可憐的地球先生了。

(896字)


季軍 1C (06) 謝秋如

題目:綠色夢想,文明生活

如果一年只有三季,我們可曾想過動物和人類的生活會有甚麼改變?先說說北極的動物:黑熊憂心沒法冬眠;北極熊憂心沒處冬泳;老鼠高興著不用儲備冬糧;企餓憤怒人類的自私。那當然,人類為了科技的發展,生活的享受,自然要犧牲一些天然的物料,破壞環境。其實現代化生活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但要兩邊得到平衡,我們需要盡一分責任和努力。

過去一百多年,人類一直依賴化石燃料來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在能源燃料時,會排出二氧化碳,增加溫室效應,引致全球暖化,令冰川融化。加上森林的砍伐,工廠污水和廢氣的排放,塑膠的使用和汽車數量過多等問題,更加破壞環境。

日常生活常用到的紙張和家具,都是來自樹木。但由於人類砍伐樹木的速度,遠超於森林生長的速度,使森林面積減少,加速地球暖化。居住在森林的動物也可能因為失去居所而死亡。樹木可以吸取二氧化碳,排出氧氣,使空氣清新。所以政府應建立一個健全的法制,加強保護林木;市民多參與植樹活動,少用紙張和木製的家具。

塑料袋是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日常購物用品,所以人類為了方便,大量使用塑料袋。在使用過後,我們怎樣處理這些廢物呢?燃燒的話,會排出一些有毒的溫室氣體;把塑料棄置在堆填區,塑料又永遠不能分解在泥土中。唯一解決的方法只可以循環再用,而最好的方法是改用環保袋,最好以後不必再用塑料袋。

在這個繁榮的世界裏,人類需要更快捷的運輸,爭取時間,大量製造汽車、飛機和輪船。這些都使空氣受到二氧化碳的污染,破壞臭氧層,影響人類的健康和加促溫室效應。我們應該多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如果到附近的地方,就最好步行或踏自行車,既能為環保出一分力,又能做運動,有益身心,簡直是一舉兩得。

在現代化的生活中,電視、電腦、空調、風扇、冰箱和洗衣機都是家中不可缺少的電器,但這些都是利用電力作能源的。現時世界上大多數都是用煤和石油來發電,同樣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速溫室效應。我們應該盡量減少用電,例如改用省電燈泡和調高空調的溫度。政府可以採用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來代替燃煤發電。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的責任來保護地球,為後代著想。如果人人都能齊心合力,分類回收,節省能源,就能令黑熊和北極熊都不再憂心冬眠和冬泳的問題;令企餓對我們人類改觀!人類的綠色夢想,也可實現了!

(9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