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三)

冠軍 3A (16) 關冠聰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自從懂事以來,我就想:人類是怎樣生存的呢?人類的文明跟自然又有什麼關係呢?深思之下,我就領悟到:人類的文明進程跟大自然似虛卻實的啓示息息相關,而那啓示,卻已悄悄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炎炎夏日,我們覺得整天開著空調,享受涼快的空氣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我們在安逸的環境時,誰在替我們付出代價?那就是我們所仰賴的大自然。衆所周知,人類越文明進步,大自然所得的「病痛」就越多。你感覺到它的「痛」嗎?
  
其實,它是有給我們啓示的。你感覺到嗎?我們日常生活中冷氣機、汽車引擎排放的廢氣;工業生產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氣體,已令大自然傷心欲絕,不時流下悲傷的淚水了,那就是酸雨。酸雨是大自然的隱形殺手,它不但影響自己環境生態,令有些動植物絶種,也會直接破壞歷史文物。如樂山大佛、敦煌石窟等,據專家預測,如果它們周圍的環境繼續惡化,這些人類文明將會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甚至令它們在歷史長河中消失,那將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啊!
  
大自然的啓示往往讓人回首起他們破壞環境的惡行。在中國的一條河,一天,人們發現河面飄浮著無數條魚的屍體。正當人們議論紛紛時,地方官員卻說:「這有什麼大不了?要進步當然要犧牲了!」原來,正是這條河附近有幾間工廠,每天都將有惡臭的污水排到鄰近的河裏;同時又排出廢氣和垃圾,難怪本在河中逍遙自在的魚兒都成了工業產品的犧牲品。
  
在非洲的薩哈拉沙漠,附近地區沙漠化的程度愈趨嚴重;在偏遠的北冰洋,專家也指出那裡的寒冷正逐步地融解,北極熊正惆悵不安;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的氣溫也不斷上升......這些說明了甚麼?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啓示呀!就是我們不珍惜大自然所要受的果──這是一個因果循環,人類的確是責無旁貸。
  
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也可在動物的行為上知悉。由於人們過份砍伐木,直接導致澳洲森林的野熊喪失土生土長的家園,更因棲息地不足而頻頻走進市內,破壞社區設施,嚴重滋擾居民,但源頭就是人類自私的行為。
  
誰說大自然沒有為此而生氣?誰說大自然沒有給我們啓示?可怕的風暴、地震、雪災、泥石流......種種天災就是大自然要告誡人們要反思他們的所作所為。從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可知:人類和大自然是息息相關,唇亡齒寒的關係,為了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致能源枯竭,「傷痕累累」,我們就要刻不容緩注重保護環境。如果到大自然病入膏肓,無樂可救時,我們到時可做些什麼呢?難道這問題不值得我們三思嗎?

(982字)


亞軍 3B (41) 張盛嵐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歷史的開端源於大自然,自然孕育了人類,付出了她的所有。現代化生活的由來無一不需依靠大自然,依賴她得以生存,依靠她得以發展文明……

大自然的恩惠是人類乃至所有生物生存的必需條件。土地、水、氧氣和食物,這些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不都是因大自然而生的嗎?經過千萬年的變化而形成的土地,給了人類居住的地方;流淌在大地上的水,給了人類水源;生長在土地上的植物,給了人類氧氣和資源;活在自然中的動物,給了人類食物和能量。一切一切,盡是大自然的恩惠!

人類的文明從何而來?是來源於大自然的啟示,從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蟲蟻,都會給人不同的思索。你看看,現在我們使用的東西,不都是一步步改良而成的嗎?這些都是自然的啟示和人類智慧的結晶品,而所有的材料也是來自自然的。科學家根據藏羚羊發明了汽車,農民從觀察自然的經驗中歸納出「二十四節氣」,乃至一隻微小的蒼蠅,科學家也能根據它楫翅的導航原理,研製振動陀螺儀。可以說,人類的文明是取法於自然,取材於自然。
人類的存在造就了這個文明的社會。在現代化的生活中,一切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與以前的做事效率相比,現在因有了機器的幫助,速度快了很多。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漸漸對使用大自然的資源沒有了節制,對大自然資源的渴望變成了貪婪!他們大量砍伐樹木、開採金礦……種種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的行為都急速並嚴重地破壞著給予我們一切的大自然。難道這就是人類回饋給大自然的禮物嗎?

現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大自然已經奄奄一息了。這應該怪誰呢?當然是我們——人類!不能!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大自然發怒了!洪水、乾旱等天災接二連三地發生。環境在惡化,警惕人們要保護環境,然而,人類還是繼續自己的惡行,無視大自然給我們的警示!

人類啊!我們的「母親」已經奄奄一息了,別再往她身上苛取資源了。全球暖化已敲響了警鐘,我們所要做的事是檢討並彌補我們的過失。現在科技已經這麼先進,我們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停下吧!停下你們的苛索!去保護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835字)


季軍 3E (05) 張淑媚

題目:自然給我的啟示

風,微微拂過青草;水,潺潺流過溪澗;鳥,輕輕飛過天空。大自然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把聲音,都帶給人類啟示。大自然,是人類的啟蒙老師。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倚賴着大自然生存,人類的文明亦是起源於自然,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密不可分。自然,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近百年來,人類的發展一直維持在高速的水平,從以前那簡陋的木屋、笨重的馬車,發展為今日高聳的摩天大廈、橫跨南北半球的飛機,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現代化。但在建設的同時,人類亦在破壞。人類的發展正逐步剝奪大自然的生存空間,填海、破伐樹木等工業行為,破壞了大自然的安寧,她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大自然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權利,不得不向人類發出警號,風災、水災等自然災害是大自然向人類作出的反抗。

二零一零年,在中國甘肅舟曲縣所發生的泥石流導致很多中國人在那次天災裏失去家園,失去家人,失去性命。當天,整場意外並沒有任何預兆,泥石流突然就從山上衝下來,淹沒甘肅多條小村莊。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那裏的居民就這樣白白失去性命。他們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家人離世,辛苦建立的家園毀於一旦,哀慟的舟曲災民只好把泥石流歸咎於大自然的冷酷無情。但細心一想,是甚麼令到愛好和平的大自然作出如此激烈的反抗?是人類,是人類自私的行為。他們為了一己私慾,過分開採大自然的資源,甚至霸佔大自然的地方。其實,人類有甚麼權利私自開發大自然、私自竊取大自然的珍寶呢?人類只是地球上的一群住客,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全部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大自然慷慨地跟人類分享她的一切。人類非但不報恩,反而恩將仇報,一步一步將大自然逼到絕境。

其實,自然是人類的朋友,是她供給我們一切,人類的文明亦是大自然的傑作。我們怎能背叛自己的朋友,將她趕盡殺絕呢?但不幸地,大自然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我們可以做的只有盡量補償她所受到的傷害,在發展和保育間取平衡。在發展的同時,亦要兼顧大自然的生存空間,以大自然的利益為依歸,盡量減低對她的傷害。將來,人類所追求的不再是高科技生活,而是綠色生活,從生活細節上做起,彌補人類對大自然所造成的傷害,讓人類和自然真正地融合在一起。

細心聆聽,清風輕輕拂過綠葉的聲音,流水淙淙從溪澗流入大海的水聲,鳥兒吱吱喳喳在樹上高唱的歌聲。這一切多麼的悅耳,多麼的動人,多麼的和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用心聆聽大自然的迴響,盡力保護大自然。大自然永遠都不會消失,她永遠都會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999字)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二)

冠軍 2A (28) 蘇祉穎

題目:蛙聲

住在香港的我,從未聆聽過蛙聲,也不知道蛙聲的獨特之處。媽媽曾對我說,每逢春末,她的家鄉便能聽到寥寥落落的蛙聲,像是在向人們報告着夏天將要來臨的消息。到立夏時,蛙聲四起,忽高忽低,緩急有致,此起彼落,似有成千上萬隻青蛙,以大地為舞台,舉行着一場盛大的歌唱比賽,好不熱鬧。

每當媽媽敘述時,我總被她那明亮的眼神吸引着,心中忽然有股衝動,很想親耳聆聽蛙鳴的演奏。媽媽說:「青蛙都是出色的歌手,牠們歌唱生命的美好,頌唱天地萬物共處的和諧與友愛!可惜‧‧‧‧‧‧」可惜的是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聽到蛙聲了。我看着媽媽忽然落寞的神情,本來興奮的心情也為之一沉。我隱約聽到媽媽在喃喃自語:「唉!究竟要待何日才能再次聆聽青蛙那沉穩的歌聲呢?」是的,我又到何時才能一聽蛙兒那美妙的歌聲呢?

我們生活在香港這個以鋼筋水泥為基調的都市叢林,又怎會有機會一聽青蛙那無拘無束、天然率真、聲情並茂的歌聲呢?

香港土地發展迅速,土地的主要用途,都集中在興建新型住宅及摩天大廈,樹木、森林根本就無立足之地。加上各種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破壞環境的速度也隨之加快,樹林、紅樹林等兩棲動物的居所,就更無立錐之地了。各種污染問題又以空氣污染最值得關注:從車輛排放的廢氣已令空氣素質變差,地產發展商還要「地盡其用」,興建屏風樓,令空氣更不流通,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要知道,青蛙的嗅覺和皮膚的敏感度都較一般動物高,輕微的空氣質量變化,已足以令牠們瀕臨絕種。莫非真的要待青蛙在香港完全消失,人們才會醒覺?才會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青蛙最大的敵人,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隨著本港農地和荷塘越來越少,青蛙及其他兩棲類動物也正面臨著蝸居的問題。當務之急,就是停止砍伐樹木,好好保育環境,還牠們一個安穩的棲息之地。

青蛙能除害蟲,有益莊稼,預兆豐收。辛棄疾在詞中也詠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此情此景不復再,是否表示着「豐年」也隨之消失呢?青蛙那渾然天成的歌聲,要待何日才有幸聆聽?

(812字)


亞軍 2D (18) 李子鍵

題目:蛙聲

社會急劇地發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之音異彩紛呈。走在馬路上,車水馬龍,聽到的是汽車的喇叭聲;走在大街上,聽到的是顧客議價聲;走到學校,聽到的又是琅琅的讀書聲。我們身邊充斥著太多聲音,令人應接不暇,而最令我嚮往的卻是此起彼落的蛙聲。

小時候,跟朋友在河邊玩耍時,總會看見小魚在清澈的河水中歡愉地暢遊,小青蛙成雙成對地休息。夏天的晚上,我總愛一家人圍坐在外面乘涼。此時,小青蛙便會悄悄地圍著我們,唱著愉快的歌曲……

兒時的蛙聲令我懷緬,而現在我們還能在煩囂的都市裏聽見蛙聲嗎?我們現在只一味追求著財富、生活的舒適、科技的發展,完全忽略了來自大自然的蛙聲已離我們而去。的確,現代的生活使人們安居樂業。可是,大家有沒有留意,河水已失去了本來的清澈;小魚、小青蛙「搬家」了,取而代之的是漂浮的垃圾;從前茂密的樹林,只留下一片死寂的荒漠……這一切正是我們人類的「傑作」。我們無止境地向地球索取所需,沒有想過如何補救,要知道:是地球孕育人類,就像一片森林,我們只是其中的一棵樹。相信大家還記得沙塵暴和雪災帶來的破壞,這正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懲罰和警告。

破壞環境是現代急速發展帶來的後果,而保護環境是人類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國際上,不少國家已設立生態自然區,讓瀕臨絕種的動植物有棲身之所;也訂立了不少法律,管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社會上,民國成立環保組織,監察政府部門有否採取措施,保護環境;積極教導普羅大眾,環保的重要和迫切性,加深人民對環保的意識。個人上,也是環保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減少製造垃圾,節約用電,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和餐具。小小的舉動,便能切實根本地保護環境。

蛙聲是代表大自然的聲音,也是真正「豐年」的基本。「豐」並不只單單代表國泰民安,與環境共融才是最深層的意義。大力發展的同時,能蛙聲遍地,這才是令人期待、令人嚮往的現代化生活。

(804字)


季軍 2B (10) 蔡承翰

題目:蛙聲

猶記得一位朋友曾經問我:「你聽過青蛙的叫聲嗎?」

我覺得很詫異,為甚麼他會問我這麼奇怪的問題呢?我回答他:「當然沒有啊!哪有人會再這繁榮的二十一世紀中去留意大自然的聲音呢?就算真的是去聽,也不會特意去聽這些皮毛東西的聲音吧!」他聽了以後,露出失落的神情。

在我們回家的途中,他一句話也沒有說過,無論我怎樣逗他,他也是不作聲。

到了我們兵分兩路之時,他跟我說話。他說:「有空的話,你一定要去聽聽蛙聲呀!」然後,他長嘆一聲,就走了。

「嘿!青蛙的叫聲有甚麼特別了?還不是老師所說的『嘓、嘓、嘓』嗎?我沒有聽過又有甚麼奇怪呀?他為何這麼傷心呀?」我喃喃自語。但是,自從昨天的郊外旅行,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的想法。

昨天,我和同學們到郊外遊玩。大家都玩得很開心的。又是在歸家的路途上,我突然聽見一些微弱的聲音……「嘓、嘓、嘓」。頓時,腦海中浮現出我的朋友叫我聽聽青蛙的叫聲的記憶。「對唷!這些微弱的聲音,想必定是蛙聲啊!」我心想。我停下了腳步,轉身望望那個池塘。果真是蛙聲!幾隻青蛙在池邊跳來跳去。牠們每跳一下,就「嘓」一聲,蠻有趣的。

「欸,你停下來幹嘛呀?我們都在等你,快點走吧!」同學們見到我停在那裡,就問我在幹甚麼。

「先不要走。我在聽蛙聲呀!」我說。

「哈!太好笑了!你竟然在聽青蛙的叫聲!你真夠奇怪!別鬧了,走吧!」他們笑得在地上翻滾。然後,他們想拉我走,但是我就像一個木頭人一樣站在那邊。最後,他們放棄了,然後自己走了。

我坐在池塘旁邊,聽著青蛙的聲音。我發現青蛙是大自然的歌唱家,牠們按著旋律去叫,令人陶醉。還有些少流水聲,加上鳥兒與昆蟲的鳴叫,就像一隊大自然的專業演奏家在我面前表演大自然交響樂曲,令我像處身於世外桃源,樂而忘返。

可是,我突然想起這個美景可能很快消失了。

在回家途中,我一直在想現在的人怎樣污染這可愛的地球,怎樣摧殘這些小動物的生命。砍伐樹木,濫用資源,移山填海……這些行為都會嚴重破壞牠們的棲息地!我們竟然為了我們繁榮的社會,讓小動物變成犧牲品,牠們不是受到很不公平的待遇嗎?難道,大自然真的不能與文明生活共同存在嗎?

我們不應該繼續無視小動物的存在,而是要提高保育大自然的意識!

很多人都認為環保會影響日常生活的質素,其實不會的。減少用紙張,減少用水等等都是拯救大自然的簡單行為啊!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從今天開始實行環保計劃。社會進步的同時,要同時留意環境,文明生活與大自然是能夠共存共美的!

(1000字)

10 / 11 上學期級際作文比賽優勝作品 (中一)

冠軍 1A (16) 梁曉皓

題目:救救冬天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花開花落,生生不息。當不知不覺中,冬天漸漸消失,這個世界會變得如何?

「我不用儲備冬糧了。」這是我看到的一幅漫畫,畫中的老鼠翹起長長的小尾巴,故作輕鬆地嚷着。而胖胖的大黑熊沒好氣地說:「我無法冬眠了!」「我無處冬泳了!」旁邊身形更加龐大的北極熊憂心忡忡地隨聲附和。

「人類好自私啊!」一向笨拙可愛的小企鵝仰起脖子,憤憤不平地抗議罪魁祸首。

平時愛看漫畫的我,不知怎的,看了之後有點心情沉重。我以前一直不大喜歡嚴寒的冬天,但若真的沒有了冬天,又是人類之福嗎?常聽大人說二三十年前的冬天是如何如何的冷,今天卻漸漸變得暖和,或許,這是所謂的溫室效應造成的吧!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工業發達,但有利必有弊,人類在過份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最終只會自食其果。你看,各地林立的工廠,高高低低的煙囪每天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街道上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汽車,每天又制造多少廢氣; 為滿足人類的需要,每天又有多少樹木被砍伐……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上升,便引發溫室效應,導致氣候異常,難怪近年世界各地這麼多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給人類造成難以估計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而隨著地球溫度的不斷升高,冬天沒有了,各種意想不到的自然災害或許會接踵而至。那時,南北兩极冰層加速融化,沿海及低窪地區的城市被淹没;海嘯、山洪、大旱及水災頻繁;漫畫中及地球的各種生物可能適應不了氣候的變化而死亡,大自然的生物鏈斷裂……你說沒有冬天的地球是多麼的可怕?

身處高樓林立的香港,我深深地體會到香港的冬天越來越暖,冬季也似乎縮短了。所幸世界各國開始意識到溫室效應問題的嚴重性,通過召開「地球高峰會議」,加強合作等措施,努力減少工業和生活上二氧化碳的排放,儘管還有諸多的不如意,但總算邁出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在香港,問題也引起足夠的重視,如引入環保節能的士、電力公司減少用煤發電,以及「停車熄匙」、「無冷氣日」、「熄燈一小時」等活動,便是政府鼓勵市民保護環璄、過低碳生活的具體表現。

「再過十多年,香港將沒有冬天。」記得香港一位天文台台長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但愿十多年後,香港的冬天依然天寒地凍,漫畫中的動物不再有冬天消失帶來的煩惱,地球的四季依舊涇渭分明。

(963字)


亞軍 1D (02) 趙善儀

題目 : 冬季被迫消失了

有一天,在宇宙中的大會議廳裏,正在生病的地球先生正和春季小姐、夏季先生、秋季先生和冬季先生一起開會。

「乞嚏!不好意思,我近來病得病入膏肓。好,現在正式開會。夏季先生,有很多人類和動物都投訴你在當值期間非常暴躁,常無故生氣,令氣溫不斷上升。究竟是甚麼回事呢?」地球先生說。

「不是呀,我根本沒有生氣,氣溫變得更熱是因為自私的人類經常開空調,另外又不支持環保才造成的後果。」夏季先生寃屈地說。

「原來是這樣,那麼,冬季先生,有些動物都投訴你為甚麼變得和暖了,令北極、南極的動物無處冬泳了,又令牠們無法冬眠,沒有休息。」冬季先生便說:「是這樣的,我變和暖了是因為人類無時無刻,無論甚麼天氣也開着空調,以務求舒適。因此令更多的熱氣從空調往外排出。他們還不斷開發工廠,工廠排出的廢氣從而令空氣變得炎熱和混濁。那麼,我就像温暖了。」

「人類可真損人利己呢,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社會的文明而不惜保護環境。」春季小姐憤憤不平地說。

「既然冬季先生都沒有冬季的性質了,不如它和我一樣都名叫『秋季』吧!」

就是這樣,地球先生就接納了秋季先生的意見,把冬季先生改名為秋季先生了。從此,冬季的清涼就被火熱的高温取代了,消失了。

這就是氣候變遷,一年只有三季,沒有了冬季的原因。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呢?

春季提早到來,而變得温和的氣候令生物世界季候分佈改變了。因為環境變得更酷熱了,有些動物像北極熊,便無處可逃。牠們會在冬天時利用浮冰當作狩獵的地點,為夏季的禁食期儲存脂肪。但因全球暖化,令北極熊的狩獵季變短,禁食期卻因而變長了。有很多的動物像北極熊一樣,很快就會滅絕了。

那麼人類又會怎樣自食其果呢?沒有冬季,即是氣温上升,那為甚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人類不斷開空調,因此室外變得炎熱,從而迫使人們需要日以繼夜地開空調,造成惡性循環。未來繼續沒有冬季,我們可能要戴上氧氣罩生活,才可防止廢氣入侵肺部。我們下一代的生活將會變得更辛苦、困難。

大家是時候醒醒了!大家瞪大些眼睛看看,各種天災已不再是「天災」,已是「人禍」了,各種的動物都逐一滅絕了,牠們全是無辜的。這個美滿的地球已被我們破壞得一塌糊塗了。大家是時候攜手保護可憐的地球先生了。

(896字)


季軍 1C (06) 謝秋如

題目:綠色夢想,文明生活

如果一年只有三季,我們可曾想過動物和人類的生活會有甚麼改變?先說說北極的動物:黑熊憂心沒法冬眠;北極熊憂心沒處冬泳;老鼠高興著不用儲備冬糧;企餓憤怒人類的自私。那當然,人類為了科技的發展,生活的享受,自然要犧牲一些天然的物料,破壞環境。其實現代化生活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但要兩邊得到平衡,我們需要盡一分責任和努力。

過去一百多年,人類一直依賴化石燃料來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在能源燃料時,會排出二氧化碳,增加溫室效應,引致全球暖化,令冰川融化。加上森林的砍伐,工廠污水和廢氣的排放,塑膠的使用和汽車數量過多等問題,更加破壞環境。

日常生活常用到的紙張和家具,都是來自樹木。但由於人類砍伐樹木的速度,遠超於森林生長的速度,使森林面積減少,加速地球暖化。居住在森林的動物也可能因為失去居所而死亡。樹木可以吸取二氧化碳,排出氧氣,使空氣清新。所以政府應建立一個健全的法制,加強保護林木;市民多參與植樹活動,少用紙張和木製的家具。

塑料袋是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日常購物用品,所以人類為了方便,大量使用塑料袋。在使用過後,我們怎樣處理這些廢物呢?燃燒的話,會排出一些有毒的溫室氣體;把塑料棄置在堆填區,塑料又永遠不能分解在泥土中。唯一解決的方法只可以循環再用,而最好的方法是改用環保袋,最好以後不必再用塑料袋。

在這個繁榮的世界裏,人類需要更快捷的運輸,爭取時間,大量製造汽車、飛機和輪船。這些都使空氣受到二氧化碳的污染,破壞臭氧層,影響人類的健康和加促溫室效應。我們應該多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如果到附近的地方,就最好步行或踏自行車,既能為環保出一分力,又能做運動,有益身心,簡直是一舉兩得。

在現代化的生活中,電視、電腦、空調、風扇、冰箱和洗衣機都是家中不可缺少的電器,但這些都是利用電力作能源的。現時世界上大多數都是用煤和石油來發電,同樣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速溫室效應。我們應該盡量減少用電,例如改用省電燈泡和調高空調的溫度。政府可以採用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來代替燃煤發電。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的責任來保護地球,為後代著想。如果人人都能齊心合力,分類回收,節省能源,就能令黑熊和北極熊都不再憂心冬眠和冬泳的問題;令企餓對我們人類改觀!人類的綠色夢想,也可實現了!

(925字)